2025.07 第62期 |
國家檔案典藏新訊 為落實檔案法立法精神,促進檔案開放應用,發揮檔案之行政稽憑、歷史研究功能,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以下簡稱檔案局)依據檔案法規定,陸續徵集移轉具有永久保存價值之政府機關檔案,並接受私人或團體珍貴文書資料之捐贈、託管及收購,以確保珍貴檔案得以妥善保存,並經過描述、整理及修護等作業後提供應用。迄今,檔案局典藏國家檔案逾31公里,內容包含府院政策、立法監察、司法及法務等25個類別。 |
一、府院政策類:檔案共計9.815公尺
來源機關 |
內 容 大 要 |
起迄期間(民國) |
長度 (公尺) |
---|---|---|---|
行政院 |
我國中央銀行貨幣政策之說明、民營化執行計畫、發展臺北成為區域金融中心等。 | 61-81 | 9.815 |
二、財政金融類:檔案共計30.03公尺
來源機關 |
內 容 大 要 |
起迄期間(民國) |
長度 (公尺) |
---|---|---|---|
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臺北菸廠(含松山菸廠) |
研究發展、製菸技術研討會、經營會議菸品市調等。 |
88-91 |
30.03 |
三、交通及公共工程類:檔案共計5.11公尺
來源機關 |
內 容 大 要 |
起迄期間(民國) |
長度 (公尺) |
---|---|---|---|
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彰化機務段 | 機務檢修規章、工作報表管理、購車、監造等。 |
41-87 |
5.11 |
四、政治類:檔案共計5.073公尺
來源機關 |
內 容 大 要 |
起迄期間(民國) |
長度 (公尺) |
---|---|---|---|
交通部 | 鐵路局退休人員宿舍管理、交通處人員任免 、公路局人員退休等。 | 44-88 |
1.25 |
苗栗縣議會等56個機關 | 動員召集訓練、阿里山特定區計劃案、警備治安、違禁出版書刊檢查取締等。 | 38-109 | 3.823 |
114年4-6月新進典藏之檔案數量及比例如下表及下圖
類別 | 典藏長度(公尺) | |
---|---|---|
1 | 府院政策 | 9.815 (19.62%) |
2 | 交通及公共工程 | 30.03 (60.03%) |
3 | 地方事務 | 5.11 (10.21%) |
4 | 政治 | 5.073 (10.14%) |
總計 | 50.028(100%) |
截至114年6月30日止,國家檔案典藏長度總計31,098.61公尺(紙質類檔案30,155.003公尺;非紙質類檔案943.607公尺,包括攝影類250.805公尺、錄影音帶類663.945公尺、電子媒體類13.177公尺、改制機關廢舊印信及銜牌15.68公尺),各類檔案數量及比例如下圖表:
類目名稱 | 典藏長度(公尺) |
---|---|
府院政策 | 542.248 (1.74%) |
立法及監察 | 238.81 (0.77%) |
司法及法務 | 828.287 (2.66%) |
考銓及人事 | 97.245 (0.31%) |
內政 | 464.284 (1.5%) |
外交及僑務 | 1,079.49 (3.47%) |
兩岸關係 | 3.2 (0.01%) |
國防及退伍軍人事務 | 5,171.347 (16.63%) |
財政金融 | 7,812.335 (25.12%) |
教育及體育 | 640.474 (2.06%) |
經濟貿易 | 3,613.68 (11.62%) |
交通及公共工程 | 4,960.612 (15.95%) |
族群 | 15.87 (0.05%) |
文化及傳媒 | 336.476 (1.08%) |
衛生醫療 | 35.73 (0.11%) |
環境資源 | 103.815 (0.33%) |
海洋事務 | 1.33 (0.01%) |
勞動及人力資源 | 19.822 (0.06%) |
人文及科技發展 | 16.107 (0.05%) |
農業 | 466.739 (1.5%) |
選務 | 2 (0.01%) |
地方事務 | 1,584.591 (5.1%) |
政治 | 2,937.279 (9.45%) |
民間團體 | 113.79 (0.37%) |
個人 | 13.049 (0.04%) |
總計 | 31,098.61 (100%) |
電影產業的搖籃:金馬獎與電影技術人才培育
檔案典藏組科員 王佩鈴
每當提到華語電影的最高殿堂,許多人就會聯想到金馬獎。金馬獎自民國(以下同)51年誕生以來,這座金光閃閃的馬型獎盃不僅是電影人追逐的榮耀,更是點燃無數新星的夢想舞臺。從早期聚焦編劇、攝影等幕後技術人才,到99年起設立最佳新導演獎與金馬電影學院,金馬獎像是電影魔法師,為華語影壇注入無限創意。跟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珍藏的資料,一起來看看金馬獎如何從技術獎開路,到成為新導演搖籃的歷程!
金馬獎與電影技術獎項
金馬獎的創立歷程,可追溯至41年內政部為扶植電影產業發展,邀集國防部、教育部等機關舉行數次輔導會議,擬訂「電影事業輔導方案」(圖1)。45年,教育部轄下成立電影事業輔導委員會,負責執行國產電影製作與推廣事宜

案名:電影事業輔導方案
檔號:AA00000000A/0041/3-7-9-5/2
來源機關:行政院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案名:四十七年度獎勵國語影片辦法及辦理經過
檔號:AA00000000A/0047/1-1-8-10-3/19
來源機關:行政院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51年新聞局公布施行「五十一年度獎勵國語影片辦法」,金馬獎獎座獎勵首次亮相,成為第一屆金馬獎由來。個人技術類別進一步細分,包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童星、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剪輯、最佳攝影(彩色及黑白)等十個獎項(圖3),個人技術類別獎項最初設立時僅頒發獎金及紀念牌(圖4),直到59年才改頒金馬獎座。隨後歷屆金馬獎持續對個人技術類別獎項進行調整與增設,例如54年增設「最佳美術設計」、57年加入「最佳新聞片編導」及「最佳新聞片攝影」、70年又增設「最佳服裝設計」等獎項。透過該獎項的持續變革,也能看出臺灣電影產業對不同類型技術人才的重視和提升。

案名:四十七年度獎勵國語影片辦法及辦理經過
檔號:AA00000000A/0047/1-1-8-10-3/19
來源機關:行政院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案名:新聞局局長接見外賓、金馬獎
檔號:A325000000E/0057/0040/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新導演的星光起點
79年行政院新聞局因應公營事業民營化政策,宣布將金馬獎和金馬國際影展交由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轄下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主政後,更著重人才養成與培育,98年由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主席侯孝賢創立金馬電影學院,99年第47屆金馬獎更增設「最佳新導演獎」,表揚初出茅廬才華洋溢的新導演,拔擢不少新興人才,如馬來西亞籍的何蔚庭即以《臺北星期天》成為第47屆得主。金馬獎不僅是榮耀的象徵,更是一條引導新世代電影人實現夢想的道路。且讓我們跟隨國家檔案的腳步,回望華語電影最高殿堂的發展歷程與光輝歲月,歡迎查詢國家檔案資訊網(A+),深入探尋電影史上不凡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