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特蒐-十九世紀初期的海上巨魁:蔡牽

十九世紀初期的海上巨魁:蔡牽

◎作者:曾品滄,摘錄自《檔案的故事第四集》
(台北市:檔案管理局,民95),頁25-28。

  三、四十年前,電視還不是很普及的時候,一些老人家或是勞工,總是喜歡隨身帶著收音機,一邊散步、工作,一邊聽著收音機播出的音樂,或是電臺「講古的」講臺灣民間故事。不只是葉啟田唱的「內山姑娘要出嫁」大家可以琅琅上口,就連劇情一大串的〈義賊廖添丁〉或是〈嘉慶君與王得祿〉故事,更是百聽不厭、耳熟能詳。包括:帶著軍旗的王得祿衝回戰場撿草鞋,因而扭轉了清軍的敗局,或是他如何在海上殺了大海盜蔡牽,而獲嘉慶皇帝賞予水師提督等等。這些故事片段,就算是五、六歲的小孩,大概都能娓娓道來,比「ㄅ、ㄆ、ㄇ、ㄈ」還要熟悉。
  王得祿是嘉義人,也是清朝政府裡擔任官職最高的臺灣人,現在嘉義太保市還有他的墳墓,列為一級古蹟。臺灣南部老一輩的人提到王得祿,總是把他當做英雄,對他的事蹟如數家珍。至於他的死對頭——蔡牽,則只知道他是個「海賊頭」,常常率領成群的船艦橫行海上,強掠來往商船。這個在故事裡兇狠、武功高強的大海盜,其實是個真實的人物。就在十九世初期,橫霸臺灣海峽,幾乎令清廷束手無策。
  翻開清代的奏摺檔案,許多福建、浙江或是臺灣官員,上呈給嘉慶皇帝的奏摺,老是會提到蔡牽這個人,說他如何在海上作亂,燒殺擄掠、為害鄉里。雖然嘉慶皇帝一再命令軍隊勦匪,只是蔡牽本事廣大,愈勦他,他的勢力愈強盛。直到清廷派出邱良功、王得祿等名將,並且花費鉅資打造了許多船艦,才平定了蔡牽。邱、王等人,也因此獲得皇帝豐厚的賞賜。
蔡牽究竟是怎樣的人呢?據說他是福建同安縣人,家裡十分貧窮,當他年紀還小的時候,曾向某家商店賒了些甘蔗來賣,但不懂得做生意的方法,倒欠了商家千餘文錢。某天,蔡牽在某個廟前賣甘蔗,遇見了商家老板,因欠錢的緣故,竟被這老板抓住痛打一頓,當時的廟口聚集了許多人正在看戲,卻沒有一人願意出手搭救。後來是位教書先生,看不過去,給了這商家老板洋銀一圓,才解救了蔡牽的難堪。蔡牽自此憤世嫉俗,入海為盜,終於成為鄉里的大患,但也時刻掛念著這位教書先生的恩情。
  這故事正確性如何不得而知,但從清朝官員的奏摺裡倒是可以看到蔡牽許多真實的面貌。據嘉慶十三年(1808)閩浙總督阿林保呈給皇上的奏摺,清軍逮捕了蔡牽的養子——蔡二來。蔡二來向官員供稱,他原來是福州人,十四歲時的某日在海邊捕魚,被蔡牽擄獲。蔡牽看他聰明伶俐,便收他為養子,改名為蔡二來,並將某個擄獲來的女子,配給他當做妻子。自此之後,他就跟隨在蔡牽的身邊打家劫舍,還曾帶領六百多名賊夥,攻打臺灣,被蔡牽封為「北路總兵」。這份奏摺裡除了蔡二來外,還有蔡三來等名字,據以推斷蔡牽似乎收了不少養子,取名為一來、二來、三來,並由這些養子為他賣命工作。
  蔡二來還向官方供稱:「蔡牽現年四十七歲,身材瘦小,每日只喫稀飯一、兩碗,惟鴉片刻不可離。每日在船上,不過商量劫奪,並與婦女玩笑,各賊夥見他都稱『大出海』,也沒甚規矩」。
  這份得自蔡牽養子的口供,可能據有相當的真實性。只是,萬萬沒想到在民間故事中兇狠、武功高強的大海盜,竟然只是個身材瘦小、每天只喝一、兩碗稀飯,又喜歡和婦女開玩笑的鴉片煙鬼,真是令人詫異又有些失望了。

歡迎您對檔案樂活情報提出寶貴建議,請聯絡:alohas@archives.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