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瑰寶
那些年兩岸的空飄傳單
1949年底政府遷臺後,兩岸隔海長期對峙,我國希冀反攻大陸,中共企求解放臺灣,雙方屢在戰場交鋒,並製作大量宣傳單,企圖瓦解對方心志,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兩岸維持30多年心戰攻勢,發送的空飄傳單早已不計其數,在當年被列為管制的傳單樣貌如何?施展哪些心理戰術?衍生何種社會問題?讓我們跟著國家檔案一起探索。
閱讀更多
1949年底政府遷臺後,兩岸隔海長期對峙,我國希冀反攻大陸,中共企求解放臺灣,雙方屢在戰場交鋒,並製作大量宣傳單,企圖瓦解對方心志,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兩岸維持30多年心戰攻勢,發送的空飄傳單早已不計其數,在當年被列為管制的傳單樣貌如何?施展哪些心理戰術?衍生何種社會問題?讓我們跟著國家檔案一起探索。
國家檔案的主要來源是政府機關(構)檔案,但為豐富國家檔案典藏內涵,建構多元的國家珍貴記憶,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下稱檔案局)也訂有徵集私人或團體珍貴文書(下稱私人文書)之相關規定,以發揮公私部門檔案互補效益。本文將介紹私人文書整編相關實務工作,並藉由案例分享讓大家更具體瞭解其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