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瑰寶-「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民國38年國軍遷臺紀事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民國38年國軍遷臺紀事

在「贖罪(Atonement)」這部電影中,曾有一幕描述二戰初期盟軍為了避免被德軍圍剿,進行當時最大規模撤退至法國敦克爾克(Dunkirk,位於法國東北部的港口)的行動,史稱「敦克爾克大撤退」。民國38年,政府除籌劃防衛臺灣計畫外,為保存國軍實力,開始進行各部隊前往臺灣的任務,其規模超過「敦克爾克大撤退」。適逢政府遷臺60週年,就讓我們從檔案裡,瞭解當時國軍移轉至臺灣及防衛臺灣的規劃。

◎資料蒐集:應用服務組

20世紀全球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其中二次大戰(簡稱二戰)發生後,各國皆出現遷徙與逃難的狀況,戰爭期間因民眾的逃難、部隊的移動,在二戰結束後再度形成新的移民潮。我國在二戰結束後,各地區原本可望恢復舊有秩序,無奈在民國(下同)34年起,國共烽煙四起,迫使民眾與部隊再度面臨流亡與遷徙的命運。

自38年起,因為國共戰局變化難以捉摸,政府為求內戰的最後勝利,以保存國軍實力為首要原則,而為使國軍能於長期戰爭中獲得休養生息,決定將各部隊陸續後運至臺灣,將防守重心放在臺灣,讓部隊在臺灣重新整編後,以伺機反攻大陸。

國軍部隊來臺的情形相當複雜,36-37年間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及徐蚌會戰後,因蔣總統中正下野,由李代總統宗仁代行其事,當時國內對於和談與戰爭意見不一,致使國軍無所適從。故各軍種及部隊來臺的時間與計畫,並未詳細規劃,端賴各戰區發生的狀況而定。空軍移轉來臺的過程較為單純,而陸、海軍各部隊,牽涉到交通方式及作戰需求,移轉過程較為複雜。

海軍自37年徐蚌會戰後,開始籌畫移轉臺灣,繼於38年元月成立海軍總司令部駐臺辦事處,為海軍移轉來臺預作準備,4月23日南京棄守後,海軍各部隊隨著戰事發展,分別從青島、松滬、長山八島、閩廈、瓊粵、舟山等地,陸續移轉至臺灣。39年5月11日,部分海軍協助舟山群島駐軍移轉臺灣後,除少數艦隊續留大陳島外(大陳島撤退後,該部海軍皆移轉來臺),其餘艦隊均至基隆重新整編。(檔案影像1)

陸軍因所屬單位眾多,並肩負內戰期間的戰爭主力,多數在內戰期間遭遇覆滅,僅有少數單位順利來臺。38年間來臺的陸軍單位,計有陸軍總司令部、陸軍大學、測量學校、傘兵總司令部、裝甲兵旅、砲兵第10團、工兵第2、20團、第1、3、8、9、18、19、50、52、54、64、75、87軍及第32、92、46、96、99、139師等部隊。

陸軍各單位抵達臺灣的時間不一,來臺途徑依戰事發展亦有所不同,其中以陸軍總司令部較晚抵達臺灣。陸軍總司令部原位於南京,在38年元月25日南遷至廣東曲江並駐留3個月後,預計遷往四川瀘縣,在前往四川途中,因戰局驟變致使改遷至雲南曲靖,在11月上旬抵達雲南後,受到戰事影響,該部除總司令及少數所屬人員攜帶總司令印信於12月下旬抵達臺灣外,其他人員、檔案、圖書器材及武器,全數在曲靖淪陷。(檔案影像2-1、2-2)

自38年起,當國軍陸續移轉至臺灣時,政府為確保臺灣安全,要求各軍種制訂相關臺灣防衛計畫,譬如空軍的防衛重點即在配合海軍偵炸臺灣海峽及福建沿海,防止共軍渡海(檔案影像3-1、3-2)。陸軍訓練司令部亦從統一指揮、防守臺灣海岸線、組織民眾與訓練、限制大陸部隊及船艦入臺等方面,擬定「臺灣防守計畫」,目的即在於穩定臺灣以謀反攻大陸(檔案影像4)。

38年末,共軍已占有中國大部,國軍僅能控制西南川滇邊區及臺灣、海南島等沿海島嶼,故國防部在10月初著手研擬後續作戰計畫,確保西南邊區與東南沿海島嶼的形勢,以便伺機反攻。在當時的作戰計畫中,臺灣為當時政府最重要的反攻基地,因此在臺實施動員、加強臺灣本島防禦,並固守舟山群島及金門以掩護臺灣,同時編組小型突擊隊奇襲沿海共軍,以破壞共軍渡海之準備。當時擬定的作戰計畫,除以陸軍固守臺灣、金門及相關島嶼外,海軍以臺灣為主要基地、舟山群島及海南島為副基地,並以攻擊東南沿海各港口共軍的航運,同時掩護臺灣、海南島、舟山群島及廣州灣海運安全等為任務;空軍亦以臺灣為主要基地、定海及海南島為副基地,在大陸方面則以昆明為主要基地、霑益、重慶、成都等地為副基地。(檔案影像5-1、5-2)

10月下旬共軍進攻金門,雖遭國軍擊退(古寧頭、大膽島戰役),然其進逼臺灣的動機昭然若現。11月初,大陸戰事已漸成定局,而李代總統宗仁以赴美養病為由,託言不行政事,中樞群龍無首,而臺灣安全愈發危急。此時東南軍政長官公署為保衛臺灣,讓政府及國軍各單位能順利播遷臺灣,於11月19日擬定「臺灣保衛軍事實施方案」,目的即在於「鞏固臺灣為復興光復基地,預期半年整訓,一年反攻,三年成功。」(檔案影像6-1、6-2)。

從38年4月南京陷落後,隨著大陸戰事惡化,行政院及各機關先後遷往廣州、重慶及成都後,在12月7日蔣總裁中正告知陳誠,政府決定遷臺,隔日行政院召開緊急會議,決議遷都臺北。閻行政院長錫山隨即宣布行政院自9日起正式在臺北辦公,政府其他部門繼27日成都撤守後,全數遷臺。回首民國38年政府遷臺前的國共風雲,在國軍遷徙暨保衛臺灣規劃的檔案內,往事歷歷在目,一切盡在檔案不言中。

參考資料:
1.費正清主編、章建剛等譯。《劍橋中華民國史第二部》。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民國81年。
2.張玉法。《中國現代史》。臺北市:臺灣東華,民國77年。
3.林桶法。《戰後中國的變局:以國民黨為中心的探討(1945-1949年)》。臺北市:臺灣商務,民國92年。

 

 

檔案影像1

檔案影像1

資料來源:
檔號:38/543.4/3815
檔案內容:海軍轉進臺灣經過
檔案來源機關: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檔案管有機關:檔案管理局

 

 

檔案影像2-2 檔案影像2-1

檔案影像2-2

檔案影像2-1

資料來源:
檔號:38/543.4/7421
檔案內容:陸軍各單位轉進臺灣經過報告書
檔案來源機關: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檔案管有機關:檔案管理局

 

 

 檔案影像3-2  檔案影像3-1

檔案影像3-2

檔案影像3-1

資料來源:
檔號:38/541.6/7022
檔案內容:防衛臺灣空軍作戰計畫
檔案來源機關: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檔案管有機關:檔案管理局

 

 

 檔案影像4

檔案影像4

資料來源:
檔號:38/541.4/4010
檔案內容:臺灣防守計畫
檔案來源機關: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檔案管有機關:檔案管理局

 

 

 檔案影像5-2  檔案影像5-1

檔案影像5-2

檔案影像5-1

資料來源:
檔號:38/541.4/6015
檔案內容:國軍作戰計畫
檔案來源機關: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檔案管有機關:檔案管理局

 

 

 檔案影像6-2  檔案影像6-1

檔案影像6-2

檔案影像6-1

檔案影像6-1、6-2
資料來源:
檔號:38/541.1/4010
檔案內容:臺灣澎湖保衛方案
檔案來源機關: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檔案管有機關:檔案管理局
歡迎您對檔案樂活情報提出寶貴建議,請聯絡:alohas@archives.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