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瑰寶-英雄之島:揭開大膽島的神祕面紗

英雄之島:揭開大膽島的神祕面紗

大膽島心戰牆
大膽島心戰牆
作者提供,拍攝日期:101.08.19

民國39年7月26日,共軍突襲與廈門近在咫尺的大膽島,伺機再攻占大、小金門,最後進逼臺灣。大膽島戰役中,國軍以寡擊眾,殲滅共軍,穩固臺海局勢,自此打消共軍登島進攻金門的念頭,而共軍也改以長期砲擊金門與周圍外島。大膽島為金門前哨站,國軍堅守崗位,讓共軍無法越過雷池。今年,適逢大膽島戰役七十周年,就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揭開這座前線軍事堡壘的神秘面紗。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研究員 許峰源

大膽島原名大擔島,在行政上隸屬於福建省金門縣烈嶼鄉管轄,是福建省海外的一座小島,面積約0.79平方公里(圖1),地理位置在小金門西南方,距離金門12公里,離廈門僅4.4公里,其南方還有二膽島(圖2)。

圖1 遠眺大膽島
圖1 遠眺大膽島
案名:陸、海、空軍
檔號:0052/0049/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2 大膽島地理位置
圖2 大膽島地理位置
案名:金門戡亂戰役案
檔號:0038/543.6/8010.2
來源機關: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民國(以下同)38年10月24日,共軍在蓮河、澳頭等地集結一萬多人部隊,展開夜襲金門行動(圖3),卻因氣候條件不佳、缺乏船隻,又遭到國軍英勇抵抗,最終以全軍覆沒收場,苦嘗國共戰爭以來最嚴重的敗績。戰爭結束後,中共檢討失敗因素,為了完成攻奪金門的目的,繼續在東南沿海部署軍隊,加強渡海作戰訓練,構築砲兵陣地,伺機再揮兵前進金門。

圖3 共軍攻打金門要圖
圖3 共軍攻打金門要圖
案名:金門戰役及古寧頭戰鬥史
檔號:0038/1843/8010
來源機關: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至39年7月初,共軍觀察國軍相繼撤離駐防舟山群島、海南島軍隊,評估臺灣已失去南北屏障,正是再出兵金門的好時機,即刻加強廈門附近軍隊操練,集結各地大小船隻,計劃先打下距離沿海較近的大膽島、二膽島,再奪取小金門、大金門,封鎖臺灣海峽,澈底消滅國軍勢力,最後完成攻占臺灣的目標。

中共第三野戰軍29軍86師258團根據偵察情報消息,預估大膽島只有駐防2連的兵力,約莫近300人,受到舟山群島、海南島軍隊撤退的影響,情緒極為低落,可能隨時撤離,為把握有利時機,決定撥調5個連部隊合力進擊,憑恃人數優勢穩操勝券,一舉攻克大膽島,瓦解金門軍心士氣。25日,258團集結第2營(含3個步兵連與1個機槍連)及第1營所屬1個步兵連,總計5連700餘人,齊聚廈門,蓄勢待發。26日下午6點,共軍從廈門搭乘船隻啟航,後方砲兵陣地頻繁射擊小金門海域,掩護船隻前進。依據作戰計畫,共軍第一線部隊部署2連兵力,乘坐6艘機帆船直搗大膽島,正面攻擊國軍,又配置1連兵力緊隨後方適時增援。其餘的兵力以2排作為進攻主力之預備隊,另1連則從島嶼側邊發動攻勢,分散國軍的注意力(圖4)。

圖4 共軍前進大膽島
圖4 共軍前進大膽島
案名:匪俘遣散
檔號:0039/373.21/7171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258團遣派5連兵力航向大膽島,部隊最前方是1艘領航船,裝設燈光照射後方,引領船隻前進,避免國軍發現行蹤。未料天公不作美,船隻出航後在海面上遇到強風大浪,打亂航行路線,延遲登島時間,以致無法獲得後方砲火有效支援。大膽島與廈門近在咫尺,國軍早察覺共軍有備而來,鑑於駐防軍隊單薄,選擇做好掩蔽、守株待兔,俟共軍登岸再給予致命一擊。當日海面氣候不佳,共軍先鋒部隊200餘人登岸時身體暈眩不適,攜帶的武器裝備也受潮而未能有效射擊,立刻遭到國軍反制。歷經一番戰鬥,共軍先鋒部隊被迫棄械投降。在先鋒部隊登島之際,國軍便集中火力砲轟海面船隻,阻斷增援部隊,不僅達到殲敵於水際的目的,更意想不到擊毀共軍最高指揮官團部副參謀長李桂生的坐船,讓軍隊陷入群龍無首、自亂陣腳的狀態(圖5)。約凌晨5點鐘,200餘名從旁側擊的共軍已突破封鎖線,占領許多軍事據點。國軍以部分兵力監視共軍海面動態,在9時又擊潰增援的1個步兵連,其餘兵員全面圍攻在島上的敵軍,在接近中午時分澈底擊潰共軍,獲得戰爭的勝利。

圖5 共軍兵敗大膽島
圖5 共軍兵敗大膽島
案名:匪俘遣散
檔號:0039/373.21/7171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國軍在大膽島戰役克敵機先、以寡擊眾,俘虜共軍169人(圖6),擊斃500餘人。雖然該場戰役規模不大,雙方參戰人數不多,但意義深遠的是國軍再次全面重挫共軍渡海作戰,使得大膽島聲名大噪。未久,中共捲入韓戰,抽調軍隊兵援北韓,稍緩大膽島緊張氣氛。42年7月,韓戰結束,共軍又在東南沿海部署重兵,準備伺機而動。只是受到前揭金門戰役、大膽島戰役失敗的影響,共軍未敢再輕易發動渡海作戰,轉以砲擊外島方式為主,又以兩次臺海危機最受矚目。43年9月3日凌晨,中共在廈門等地砲擊大、小金門與大、二膽島,掀起第一次臺海危機。最初5小時內,中共發射6,000餘發砲彈,在往後半個多月仍有零星砲火。大膽島鄰近廈門,首當其衝成為砲轟的目標。

圖6 後續處理共軍俘虜
圖6 後續處理共軍俘虜
案名:匪俘遣散
檔號:0039/373.21/7171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47年8月23日,中共以更大規模砲轟大、小金門與大、二膽島,釀造第二次臺海危機,至10月5日約有40餘萬顆砲戰落在島嶼上,以落彈數目和土地面積比例來看,大膽島遭砲擊程度最嚴重,但在花崗岩堡壘的守護下依然無恙,國軍傷亡極微。10月5日後,中共採取單打雙不打策略,逐步減緩攻勢,直至68年停止砲擊。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次臺海危機期間,美國雖允諾以軍事協助大、小金門,抵禦共軍襲擊,但部分人士認為大、二膽島並無軍事價值,尤其這兩座島嶼緊鄰廈門,地理位置曝露無遺,經常遭共軍無預警攻擊,建議撤離軍隊。倘若共軍出兵強占,可利用部署金門的重砲驅離,以保持控制狀態(圖7)。政府評估大膽島易守難攻,若是聲明放棄,中共將少數民眾移往島嶼,屆時國軍以重砲轟擊,將被指控屠殺無辜罪名(圖8)。更嚴重的是,放棄大膽島無異將折損國軍士氣,也讓大、小金門以及臺灣、澎湖深陷共軍侵奪的緊張氛圍。最後,政府決定秉持寸土必守的原則,堅持守護大膽島。

圖7 美方建議國軍撤離大膽島
圖7 美方建議國軍撤離大膽
案名:葉公超大使等密電
檔號:0047/410.13/6
來源機關:外交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8 我國誓言堅守大膽島
圖8 我國誓言堅守大膽島
案名:大、二擔(外島案最緊要件)
檔號:0047/819/0004
來源機關:外交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在兩岸對峙的緊張時空,大膽島堅守反共的最前線,政府為應付共軍無預警的偷襲,先後在島嶼外圍布置防禦性水雷,阻遏對方船隻逼近(圖9)。國軍守衛大膽島必須提高警覺,常以望遠鏡瞭望四周海域,查探一有異狀即通報警戒(圖10)。國軍弟兄們也總是全副武裝,頂著烈日落實軍事演練,保持最佳戰鬥力(圖11)。

圖9 在外島領海布雷抵禦共軍
圖9 在外島領海布雷抵禦共軍
案名:大陸外島領海佈雷
檔號:0044/429/0010
來源機關:外交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0 國軍全副武裝監視海面動態
圖10 國軍全副武裝監視海面動態
案名:陸、海、空軍
檔號:0052/0049/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1 國軍蒙眼操課熟悉機槍分解
圖11 國軍蒙眼操課熟悉機槍分解
案名:陸、海、空軍
檔號:0052/0049/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在中共猛烈砲火攻擊下,大膽島建築、交通設施與防禦工事常有毀損。國軍除了堅守軍事崗位,適時強化軍事堡壘設施,也必須投身修繕建築與城牆(圖12),以及維持島上鐵道、公路運輸系統的暢通(圖13),全面鞏固英勇國軍將士的安全。

圖12 國軍修築擎天門城牆
圖12 國軍修築擎天門城牆
案名:陸、海、空軍
檔號:0052/0048/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3 國軍維護大膽橋與鐵道工程
圖13 國軍維護大膽橋與鐵道工程
案名:陸、海、空軍
檔號:0052/0048/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除了與中共武力對峙,大膽播音站也是外島向大陸地區心戰喊話的重要基地。早期播音室入口旁,刻寫著「開闢精神戰場,共鳴喚起新聲」字樣(圖14),外面覆有堅硬岩石,若沒有門口字樣,很難發現是一個播音站。相類似的反共口號、激昂標語在大膽島隨處可見(圖15),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第二次臺海危機期間,行政院政務委員蔣經國冒險登臨大膽島,惕勵守軍人員,親自題寫「大膽挑大擔,島孤人不孤」(圖16)(註1)。後來,這些字句轉製成看板,高掛在大膽島碼頭兩旁(圖17),見證這座英雄島在兩岸對峙期間的歷史刻痕,令人肅然起敬。

圖14 大膽播音站
圖14 大膽播音站
案名:陸、海、空軍
檔號:0052/0049/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5 矮寮充斥各式標語
圖15 矮寮充斥各式標語
案名:陸、海、空軍
檔號:0052/0049/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6 蔣經國題寫的島孤人不孤
圖16 蔣經國題寫的島孤人不孤
案名:陸、海、空軍
檔號:0052/0049/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7 大膽島碼頭入口
圖17 大膽島碼頭入口
案名:陸、海、空軍
檔號:0052/0049/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大膽島在兩岸對峙的緊張時期,承受數以萬計的落彈,被稱為「前線中的前線,離島中的離島」。近年來,隨著兩岸關係的演變,大膽島褪去軍事肅殺之氣,豐富多樣的戰地史蹟也成為珍貴文化資產。108年3月起,大膽島開放觀光,正式對外揭開島嶼神秘面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典藏珍貴國家檔案,無論您是否有機會到訪大膽島,不妨利用國家檔案資訊網蒐整資料,探尋英雄之島的重要戰役事蹟。

 
 
備註
  1. 註1:41年,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蔣經國在大膽島戰役後,前往島嶼視察,為激勵英勇國軍,題寫「有大膽者,方能負雪恥復國之大膽!」字句。47年底,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蔣經國在第二次臺海危機期間,冒險登臨大膽島,親自寫下「大膽挑大擔,島孤人不孤」,惕勵守軍人員。在此之後,原大擔島也易名為大膽島。

本電子報所載國家檔案資料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cc創用 3.0 臺灣授權條款釋出,同意授權予不特定之公眾以重製、散布、發行、編輯、改作、公開口述、公開播送、公開上映、公開演出、公開傳輸、公開展示之方式利用,以及創作衍生著作。

 
歡迎您對檔案樂活情報提出寶貴建議,請聯絡:alohas@archives.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