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瑰寶-解讀無字天書—地質調查所與臺灣地質圖

解讀無字天書—地質調查所與臺灣地質圖

「與地圖的時空對話—國家檔案地圖中的故事」特展
「與地圖的時空對話—國家檔案地圖中的故事」特展
 
 

臺灣擁有豐富多樣的地質景觀,從氣勢磅礡的太魯閣峽谷,到東北角海岸的野柳絕景;從冒著熱泉磺氣的北投地熱谷,到噴出泥漿天然氣的燕巢泥火山。這些景觀是如何生成的?在光復初期那段資源缺乏的年代,臺灣的煤、金、銅與石灰石等礦產調查,發揮了關鍵力量,這一切皆有賴於一群孜孜不怠的研究人員。就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的紀錄,一同回顧他們竭盡心力所獲得的成果。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協同研究員 陳怡行

地質學是一門研究地質景觀與岩石的學問,我們隨手拾起的每顆石頭都像一本無字天書,而地質學者就是破譯無字天書的高手。現代地質學的起源,是由歐洲於18世紀因採礦需求而興起。學者們為辨識礦石及其自然分布狀況,開始有系統的研究地球組成。就實用的角度來說,地質的調查與研究可掌握土壤、礦物、石油、地下水等分布情形,也可瞭解岩層結構,以及斷層情況,對於礦業、農業、土木業、衛生、國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的地質調查機構始自民國(以下同)2年,工商部礦政司下設地質調查所(以下簡稱地調所),丁文江為首任所長。24年地調所自北京遷到南京,並於北京成立分所。26年因對日戰爭,先遷湖南長沙,再遷四川重慶。26年實業部改為經濟部,地調所定名為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下稱中央地調所)。35年戰爭勝利,遷回南京,中央地調所從百餘人擴編至二、三百人,同時接收臺灣與東北的地質調查機構。時至38年,中央地調所未隨政府遷臺,遂於38年之後裁撤。遷臺後的地質調查工作,便仰賴35年來臺接收地質調查機構的人員,以及戰後在臺培育的地質學家。

臺灣的地質調查機構,在日本統治時期有不同的發展脈絡。明治28年(1895)臺灣割日後,臺灣總督府於隔年即由殖產部鑛務課派員同時進行礦業與地質調查。這是臺灣首次進行全島性的地質調查工作,由石井八萬次郎主導,並於明治30年(1897)繪製出版80萬分之一的〈臺灣全島地質圖〉,以及《臺灣島地質礦產圖說明書》。其後,地質調查部門持續調查工作,全島性的地質圖陸續出版6張,昭和19年(1944),總督府為透過地質調查掌握全臺尚未開發的礦脈,乃於臺北市港町1-22番地(約在今臺北市長安西路與環河北路一段、貴德街所框圍,靠長安西路邊的街廓)成立地質調查所(圖1)。

臺灣光復後,政府派中央地調所技正畢慶昌、徐鐵良、何春蓀三人至臺灣進行接收,並於35年在接收原址成立臺灣省地質調查所(下稱省地調所),由畢慶昌任所長,隨後顏蒼波、張麗旭兩人也加入行列。值此接收重編之際,省地調所又面臨必須搬遷的窘境。這是由於省地調所原址本屬英美商合辦的德記洋行所有,二戰期間總督府以敵產沒入,撥交地調所使用。光復後,德記洋行乃透過美國駐臺領事館要求歸還。省地調所隨遷至臺北北投附近。至38年,臺灣省政府主席陳誠將省地調所改隸建設廳,下設三個研究室,以及測繪室、化驗室、資料室、總務科(圖2)。

圖1 行政長官公署要求臺灣省地質調查所搬遷,地產歸還德記洋行
圖1 行政長官公署要求臺灣省地質調查所搬遷,地產歸還德記洋行
案名:德記洋行房屋歸還保管
檔號:0035/267.1/8/1/001
來源機關: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2 臺灣省地質調查所組織規程
圖2 臺灣省地質調查所組織規程
案名:臺灣省政府建設廳所屬組織規程
檔號:0037/2203.5.4/0001/0001/001
來源機關:銓敘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從34年至40年代初期,省地調所不僅忙於搬遷,人事、組織也歷經改組,惟研究人員多從事調查工作(圖3),並於臺灣大學地質系積極培育年輕的地質人才。值此任務繁重之際,省地調所於42年出版戰後首張由國人自行繪製,30萬分之一的〈臺灣地質圖〉(圖4)。

圖3 42年正在進行地質調查的研究人員
圖3 42年正在進行地質調查的研究人員
案名:1952-1954農復會照片
檔號:0041/0001/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4 42年出版的〈臺灣地質圖〉
圖4 42年出版的〈臺灣地質圖〉
案名:地圖審查委員會
檔號:0043/602.7/7
來源機關:外交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42年出版的〈臺灣地質圖〉,是由張麗旭一人繪製完成,清楚描繪臺灣地質特色。簡要介紹如下,首先,臺灣的地質構造呈南北縱向分布,且由於臺灣的岩層多樣,為分色標示各種不同岩層,進而使地質圖的色彩相當繽紛。其次,本圖黃色部分為土壤帶,除集中在島嶼西部外,面積也相當有限。再者,紅色及淡紅色部分為火山地形,可見全臺最大的火山是緊鄰臺北市旁的大屯火山群。其餘包括龜山島(圖5)、綠島、蘭嶼(圖6)皆是火山形成的島嶼。另外,以玄武岩為主要構成岩層,圖中青綠色的澎湖群島,也是由火山噴發所形成的島嶼( 圖7)。最後,位於臺灣南方高雄市旁,以及最南端墾丁、鵝鑾鼻附近的深藍色區塊為古珊瑚礁岩層(圖8),其形成原因屬生物作用,與其他岩層全然不同。

圖5 尖錐狀山體的火山島—龜山島
圖5 尖錐狀山體的火山島—龜山島
案名:宜蘭龜山島外貌及地熱景觀
檔號:0089/0330/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6 火山島地形的蘭嶼
圖6 火山島地形的蘭嶼
案名:蘭嶼
檔號:0090/S193/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7 澎湖西嶼島上特殊的玄武岩地質景觀
圖7 澎湖西嶼島上特殊的玄武岩地質景觀
案名:臺灣新視界2003
檔號:0091/2036/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8 墾丁國家公園貓鼻頭的珊瑚礁岩景觀
圖8 墾丁國家公園貓鼻頭的珊瑚礁岩景觀
案名:各地風景
檔號:0053/0087/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60年代是省地調所任務轉變的分水嶺,在此之前著重於礦脈的調查,例如47年由省地調所與經濟部煤礦探勘處共同製作的〈臺灣煤田位置圖〉(圖9),以及金、銅、石灰石、大理石等礦業調查。60年代以後,省地調所逐步轉型成為基本地質資料的提供單位。時任經濟部長孫運璿指出,臺灣正處於加速發展,各項建設工作大興之時,繪製新的地質圖將可供策劃及執行各項重大建設的工程人員參考,例如63年省地調所應經濟部的需要編繪出版25萬分之一及50萬分之一的新版〈臺灣地質圖〉(圖10、圖11),以及68年省地調所提出各項北迴鐵路的地質調查報告與研究。

圖9 63年出版的〈臺灣地質圖〉
圖9 47年製作的〈臺灣煤田位置圖〉
案名:臺灣煤層資料
檔號:0047/205/002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0 我國九座國家公園之分布圖
圖10 63年出版的〈臺灣地質圖〉
案名:臺灣地質圖
檔號:0063/205/003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1 47年製作的〈臺灣煤田位置圖〉
圖11 經濟部函送新編〈臺灣地質圖〉給臺灣省鐵路局
案名:臺灣地質圖案
檔號:0064/200/003/1/001
來源機關: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67年,行政院核定成立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下稱中央地調所),並接管省地調所 (圖12)。省地調所的改隸是基於政府對推動各項重大工程建設之殷切期望,對地質調查工作更加重視。中央地調所也因而從臺中市遷至臺北市仁愛路上的辦公大樓。然由於空間漸感不足,乃於72年5月遷入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現址。88年臺灣發生芮氏規模7.3級的921大地震,突顯地震研究及斷層分布調查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政府對於受災重建區的地理資訊、地質資料等相關需求之迫切(圖13)。爰此,中央地調所乃於91年進行組織調整,成立構造與地震地質組。

圖12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接管臺灣省地調所函
圖12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接管臺灣省地調所函
案名:台灣地質案
檔號:0067/200/003/1/006
來源機關: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3 九二一重建委員會請地調所提供地質資料
圖13 九二一重建委員會請地調所提供地質資料
案名:資訊業務
檔號:0091/07/07-11/003/006
來源機關: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臺灣處在板塊交界處,再加上地震、颱風與豪雨頻繁,造成山脈隆起與侵蝕的速率都居全球前茅。中央地調所不僅對國內礦業及工程建設有重大貢獻,有關板塊碰撞造山活動研究及地震災害研究皆受世界矚目。目前,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以下稱本局)及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合辦「與地圖的時空對話—國家檔案地圖中的故事」特展,精選60張地圖,並可透過首次建置恆溫恆濕微環境,觀賞前揭42年出版的〈臺灣地質圖〉原件,竭誠歡迎大家蒞臨參觀。另外,配合特展本局同時出版《 與地圖的時空對話—國家檔案地圖中的故事 》專書,為國家書店暢銷出版品;還有以國人首繪〈臺灣地質圖〉為底圖製作的「與地質的。邂逅」真絲絲巾,詳細資訊請至本局全球資訊網-文化商品展售區參考。

 
 
參考資料
  1. 中華民國鑛業協進會創會百年慶籌備委員會編輯。《中華民國鑛業協進會創會百年慶紀年特刊》。臺北:鑛業協進會,民100。
  2. 何春蓀編著。《臺灣地質概論:臺灣地質圖說明書》。臺北縣: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民95。
  3. 林明聖。〈我所知道的畢慶昌先生(1911-2001)〉。《地質》22:1(民91年), 75-81。
  4. 林朝宗。〈地質科學的興起與發展〉。《地質》34:4(民104年),6-16。
  5. 張憲卿。〈與時俱進的中央地質調查所〉。《地質》34:4(民104年), 22-27。
  6. 劉聰桂、吳文雄。〈中華民國地質科學發展史〉,《科學發展》457(民100年),頁35-38。
  7. 簡芳欽,〈大陸時期的中央地質調查所〉,《地質》20:1-2(民89年), 73-80。

本電子報所載國家檔案資料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cc創用 3.0 臺灣授權條款釋出,同意授權予不特定之公眾以重製、散布、發行、編輯、改作、公開口述、公開播送、公開上映、公開演出、公開傳輸、公開展示之方式利用,以及創作衍生著作。

 
歡迎您對檔案樂活情報提出寶貴建議,請聯絡:alohas@archives.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