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瑰寶-市容煥新:淘汰三輪換四輪

市容煥新:淘汰三輪換四輪

車伕拉著承載大人、小孩的三輪車
車伕拉著承載大人、小孩的三輪車
案名:SP農復會照片
檔號:0041/0021/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三輪車,跑得快,上面坐個老太太,要五毛給一塊,你說奇怪不奇怪。」每當耳邊響起這首眾人朗朗上口的兒歌時,甘苦交雜幸福的滋味亦不禁湧上心頭。在那個年代,全家人能坐到三輪車,是件奢侈而幸福的事,那是兒時快樂浪漫的記憶,也是讓人懷念的美好時光;隨著經濟發展,曾經走過大街小巷的三輪車,也隨著歲月走進人們的記憶深處。想瞭解更多淘汰三輪車轉換四輪汽車的歷程嗎?快跟著國家檔案一起探訪吧!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文書檔案資訊組分析師 魏寶菊

臺灣光復之初,百廢待興,民間物資匱乏、公共建設待擴充,交通極不便利,人力三輪車與牛車便為當時最普遍的交通工具。當年拉三輪車的車伕,大多是從大陸隨部隊撤退來臺的退伍軍人,為了養家餬口,靠著苦力掙錢,不畏寒冬與烈日、颳風與下雨,用汗水踐履著自己的使命與職責,在大街小巷裡穿梭。

民國(以下同)40至50年代,營業的三輪車除了流動車沒有固定地點攬客外,排班的三輪車皆有固定的停車候客區域,大家都稱它為車站,三輪車伕們都將車子停在車站旁排班等候(圖1)。當有客人需要叫車時,車伕們就按排班順序載送客人,車資沒有訂價,客人必須與車伕議價,所以街頭四處經常上演著車伕與客人討價還價的戲碼。你來我往的喊價過程與熙來攘往的人群,紛亂的場景好不熱鬧。

隨著經濟起飛,社會生活形態與都市快速的發展,曾是遊覽街景便利的交通工具三輪車,也因車輛過多造成街道壅塞,再加上車速與承載效率不彰及搶生意糾紛頻傳,在時代巨輪的滾動下,逐漸沒落式微。計程車快速的興起(圖2),大幅壓縮傳統三輪車的生意,由於三輪車的競爭力遠不如計程車,造成三輪車伕與計程車司機關係緊張,為了互搶生意,不斷發生爭執,甚至聚眾鬥毆,街頭不時出現三輪車伕與計程車司機全武行的情景,嚴重影響市容與交通,有時甚至引發事故(圖3、圖4),堵塞交通,造成市區混亂。因此,交通秩序的維持,成為政府當務之急,為了有效改善城市交通問題,決定逐步淘汰三輪車輛(圖5、圖6)。

圖1 三輪車佚於火車站等候出站旅客
圖1 三輪車夫於火車站等候出站旅客
案名:車站停放計程汽車及三輪車案
檔號:0057/138/019/1/017
來源機關:臺灣鐵路管理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2 臺南火車站前廣場交通情形
圖2 臺南火車站前廣場交通情形
案名:車站停放計程汽車及三輪車案
檔號:0057/138/019/1/017
來源機關:臺灣鐵路管理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3 三輪車佚於火車站等候出站旅客
圖3 三輪車與計程車糾紛案
案名:車站停放計程汽車及三輪車案
檔號:0057/138/019/1/003
來源機關:臺灣鐵路管理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4 臺南火車站前廣場交通情形
圖4 三輪車與計程車糾紛案
案名:車站停放計程汽車及三輪車案
檔號:0057/138/019/1/004
來源機關:臺灣鐵路管理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5 規定各機關停止使用自用三輪車之處理辦法
圖5 規定各機關停止使用自用三輪車之處理辦法
案名:主席指示各機關自用三輪車自七月一日起禁止在市區行駛
檔號:0054/F414.1/271/1/008
來源機關:臺灣省政府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6 規定省屬機關自用三輪車自54年7月1日起禁止在台北市區行駛案
圖6 規定省屬機關自用三輪車自54年7月1日起禁止在台北市區行駛案
案名:主席指示各機關自用三輪車自七月一日起禁止在市區行駛
檔號:0054/F414.1/271/1/001
來源機關:臺灣省政府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50年代,為了促使交通進步與整頓市容,政府以僑資結匯進口計程車,以動產擔保交易法讓三輪車伕可採分期付款的方式,換購裕隆小轎車而晉升四輪車族。另外,政府成立收購執行小組,推出一系列三輪客車業者轉業獎勵措施(圖7、圖8),營業三輪客車的收購價格為每輛3,000元(圖9、圖10)。惟收購效果不彰,自53年起,三輪車收購價格提高為每輛6,000元,並輔導三輪車車伕轉業;同年6月24日,行政院決定全面淘汰三輪客車,核定臺北市在1年內收購所有三輪客車,這些繳車的業者若欲自行轉業,均可獲得市政府收購費6,000元、自行轉業補助費2,000元及救濟金4,000元,合計1萬2,000元的補償金;若接受輔導就業,則僅有6,000元收購費。全省各縣市繼臺北市之後,陸續執行三輪車收購登記及拆卸工作(圖11、圖12)。53年9月5日,收購執行小組將第一批收購的三輪車一百輛,在中山堂前廣場公開拆毀;頓時裕隆牌計程車趴趴走,到處可見計程車蹤影,三輪車最終不敵時代進步而被淘汰。直至57年6月24日,三輪車客車從臺北街頭消失,兒歌「三輪車,跑得快,上面坐個老太太」的畫面,從此留在世人的記憶中。

圖7 增設營業計程車及輔導三輪車工友轉業案
圖7 增設營業計程車及輔導三輪車工友轉業案
案名:投資協助
檔號:0049/003160/51/0015/001
來源機關:僑務委員會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8 輔導三輪車工友轉業暨核准申請經營計程小汽車案
圖8 輔導三輪車工友轉業暨核准申請經營計程小汽車案
案名:投資協助
檔號:0049/003160/51/0015/001
來源機關:僑務委員會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9 台灣省增設營業計程汽車有關問題執行要點
圖9 台灣省增設營業計程汽車有關問題執行要點
案名:投資協助
檔號:0050/003160/51/0024/003
來源機關:僑務委員會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0 計程車收購三輪牌照
圖10 計程車收購三輪牌照
案名:投資協助
檔號:0049/003160/51/015/010
來源機關:僑務委員會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1 各機關自用三輪車141輛銷毁案
圖11 各機關自用三輪車141輛銷毁案
案名:主席指示各機關自用三輪車自七月一日起禁止在市區行駛
檔號:0054/F414.1/271/1/012
來源機關:臺灣省政府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2 淘汰待銷毀之三輪客車
圖12 淘汰待銷毀之三輪客車
案名:臺北街景、民生
檔號:0053/0046/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目前,高雄市旗津島上還有十餘輛人力三輪車,是僅存幾處仍保有人力三輪車之地,提供遊客乘坐,除了回味往日悠閒的風情外,三輪車伕還為遊客介紹旗津自然風景與人文風華;三輪車華麗轉身投入觀光之列,化身旗津歷史之旅。

曾經走過臺灣大街小巷的三輪車,最後在汽車工業崛起風雲下,封存人們的記憶之中;從以前的人力三輪車到現在的計程車,代表新的營運模式隨時代進步不斷因應而生,逐漸豐富大家的生活。還想回顧更多三輪車轉換為四輪汽車的趣事嗎?歡迎登入國家檔案資訊網查詢

 
 
參考資料
  1. 維基百科。〈三輪車〉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8%BD%AE%E8%BD%A6(民108年4月19日檢索)。
  2. 維基百科。〈臺灣計程車〉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E8%A8%88%E7%A8%8B%E8%BB%8A(民108年4月19日檢索)。
  3. 陳珮詩、周文生等。〈新興計程車營運模式管理課題之探討〉http://www.ftc.gov.tw/internet/main/decision/decisionList.aspx(民108年4月19日檢索)。
  4. 張哲生。〈半世紀前的台北市許昌街和館前路口,現在新光三越台北站前店後面。〉https://www.facebook.com/124164094530/posts/半世紀前的台北市許昌街和館前路口現在新光三越台北站前店後面/10156091659574531/(民108年4月19日檢索)。

本電子報所載國家檔案資料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cc創用 3.0 臺灣授權條款釋出,同意授權予不特定之公眾以重製、散布、發行、編輯、改作、公開口述、公開播送、公開上映、公開演出、公開傳輸、公開展示之方式利用,以及創作衍生著作。

 
歡迎您對檔案樂活情報提出寶貴建議,請聯絡:alohas@archives.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