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墾最前線 臺三線上的—明珠北埔
No.122 發刊日:106年8月16日 檔案樂活情報 FB twitter plurk Google Bookmarks 拓墾最前線 臺三線上的明珠 北埔

檔案瑰寶-拓墾最前線 臺三線上的明珠—北埔

拓墾最前線 臺三線上的明珠—北埔

旅程,印象臺三線經典攝影展照片
旅程,印象臺三線經典攝影展

臺三線如同一條緞帶般,鑲綴著一顆顆閃亮的珍寶,新竹北埔更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北埔匯聚了百年古蹟、廟宇與老街建築,傳承客家擂茶生活饗宴,倘若在假日走訪車水馬龍的市集,即可享用在地客家美食佳餚,以及採買月光餅、柿餅等獨特的名產。這個客家小鎮究竟如何形塑而成的呢?就讓我們在國家檔案的引領下,來一趟北埔時空之旅。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協同研究員 陳怡行
 

最初,北埔原為賽夏族與泰雅族所生活的傳統領域,清領臺灣初期劃設為番地,禁止漢人入墾,以避免衝突。隨著漢人移墾增加,與原住民的衝突頻起,漢人設置隘口防守,雙方劃定界線,壁壘分明。清道光年間,姜秀鑾、林德脩、周邦正等人獲得淡水同知李嗣業的支持,並向新竹閩、粵籍紳商集資,設立「金廣福墾號」,招募數百名客家人以武裝拓墾集團之形式進入北埔。

姜秀鑾帶領客家人進入北埔後,建置金廣福公館為辦公暨防禦據點,以及籌建慈天宮為信仰中心,安定移民心理及信仰需求。從地理位置來看,慈天宮位於聚落的中心,金廣福公館則座落在聚落北邊,以防止原住民的突擊。在姜秀鑾家族的努力下,歷經十餘個寒暑,北埔已開墾一千餘甲田地,居民高達千餘戶,成為拓墾前線的重要市鎮。至清光緒12年(1886年),金廣福墾號之拓墾及隘守任務,因劉銘傳的開山撫番政策而告終,此時的北埔已經是新竹東南內陸最大的聚落,不僅活動人口眾多,街上林立20多間商家,販售米、樟腦、柴、炭等物品,商業交易活動非常熱絡。

日本統治臺灣時期,北埔地區參與抗日活動,並爆發武裝抗日事件。臺灣割讓日本之際,金廣福第四代墾戶首(註1)姜紹祖挺身招募客家民兵,成立纉字軍,參與抗日戰役。最終,姜紹祖抵禦日軍寧死不屈,慷慨就義壯烈成仁,這段事蹟可歌可泣。至明治40年(1907年),北埔爆發最慘烈的抗日事件,也是日本殖民臺灣後首起武裝抗日事件(圖1)。當時,峨眉鄉人蔡清琳率領隘勇、北埔百姓及賽夏族人百餘人,殺害57名在北埔的日本人,引發臺灣總督府集結兵力討伐,傷亡超過百餘人(圖2)。自此之後,北埔未再出現激烈族群衝突與抗日事件,城鎮樣貌得以保存下來。

圖1 北埔事件概述檔案
圖1 北埔事件概述
檔號:0035/068.2/3
案名:搜集日軍暴行資料
來源機關:內政部警政署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2 北埔事件簡述檔案
圖2 北埔事件簡述
檔號:0051/006.3/026
案名:台灣獨立運動(二十五)
來源機關:外交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今日,北埔市街留存著各式建築,見證漢人移民拓墾之發展歷程,而最著名的當屬一級古蹟金廣福公館、三級古蹟慈天宮。金廣福公館曾在昭和10年(1935年)經歷地震毀損嚴重,隨即以日式結構重新修建,成為兼具日式與傳統的混合式建築,在民國(以下同)72年經內政部審定為一級古蹟,是臺灣碩果僅存的公館式建築。88年,臺灣發生921大地震,金廣福公館受創嚴重(圖3),翌年展開修建工程,歷時3年修復完成(圖4、圖5),整體建築煥然一新。

圖3 金廣福公館毀損情形檔案
圖3 金廣福公館毀損情形
檔號:0092/03/03-04
案名:古蹟及歷史建築
來源機關: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
     員會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4 金廣福公館修復計畫正立面圖檔案
圖4 金廣福公館修復計畫正立面圖
檔號:0091/03/03-04
案名:古蹟及歷史建築
來源機關: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
     員會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5 金廣福公館修復細部構件圖檔案
圖5 金廣福公館修復細部構件圖
檔號:0091/03/03-04
案名:古蹟及歷史建築
來源機關: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
     員會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慈天宮是北埔聚落的核心,姜秀鑾在籌建之初尚無餘力建廟,僅能將觀音菩薩祀奉於小茅屋中,曾為移民拓墾者尋求心靈慰藉的最佳處所。至清咸豐3年(1853年),慈天宮遷至今日座落處興建廟宇,成為北埔的信仰中心。後來,經過清同治10年(1871年)、60年兩次整修,祀奉的神明也愈來愈多,實與後來北埔開發族群與日俱增相關 (圖6)。慈天宮在921大地震後,建築損壞嚴重(圖7),自91年開始展開修復工作,至94年完成重建工程(圖8、圖9),讓它繼續發揮安定人心的力量。

圖6 行政院張前院長俊雄巡視北埔老街檔案
圖6 行政院張前院長俊雄巡視北埔老街
檔號:0090/0385/1
案名:行政院長張俊雄活動照片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7 慈天宮修復工程施工照片檔案
圖7 慈天宮修復工程施工照片
檔號:0092/03/03-04
案名:古蹟及歷史建築
來源機關: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
     員會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8 慈天宮正立面圖檔案
圖8 慈天宮正立面圖
檔號:0093/03/03-04
案名:古蹟及歷史建築
來源機關: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
     員會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9 慈天宮次間縱向剖修復圖檔案
圖9 慈天宮次間縱向剖修復圖
檔號:0093/03/03-04
案名:古蹟及歷史建築
來源機關: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
     員會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走訪北埔,除了漫步客家小鎮,還能在大坪溪畔享受全臺獨二的冷泉(圖10),徜徉山林蔚然的五指山風景區,或是到綠世界生態農場來趟親子同遊之旅(圖11)。原本是拓墾最前線的北埔,已發展為今日繁榮且充滿活力的市鎮。客家人勤勞、硬頸精神,在北埔上展露無遺。

圖10 第二屆國民大會第四次臨時會提案檔案
圖10 第二屆國民大會第四次臨時會提案
檔號:0083/511/1
案名:代表(一般、修憲)提案
來源機關:國民大會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1 北埔綠世界生態農場檔案
圖11 北埔綠世界生態農場
檔號:0092/2037/1
案名:台灣新視界2004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臺三線串連起關西、芎林、竹東、北埔、峨嵋、南庄、三灣等鄉鎮,正是先人拓墾內山碩果纍纍之所。目前,客家委員會及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正舉辦「旅程,印象臺三線經典攝影展」,以臺三線經過的桃園、新竹、苗栗、臺中等縣市為空間範圍,透過在地11位攝影家的作品,並配合國家檔案,展現臺三線所特具的客家精神與浪漫風情,竭誠歡迎大家蒞臨參觀。

 
 

註釋:

註1.

「墾戶首」是臺灣開發史上較晚出現的名詞,一般出現的地區偏在近山地帶,部份出現在保留區,大多見於隘墾區。以金廣福而言,因在墾號成立之初,共招募20股。閩籍10股以林德脩為墾戶首,負責在竹塹城內主辦衙門和會計事務。粵籍10股以姜秀鑾為墾戶首,負責北埔武裝拓墾移民事務。

 

參考資料:

1.

伊藤幹彥。〈北埔事件與蔡清琳—客家人意識、臺灣人意識與台灣民族主義思想〉。《遠東學報》29:3(民101年9月):頁219-230。

2.

吳學明。〈清代一個務實拓墾家族的研究 ── 以新竹姜朝鳳家族為例〉。《臺灣史研究》2:2(民84年12月):頁5-52。

3.

邱萬興編著。《北埔百年影像史:看見客家天水堂風華》。新竹:新竹縣文化局,民93。

4.

姜閎仁。〈新竹沿山地區家族之發展—以北埔新姜家族為例(1856-1945)〉。臺中: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9。

5.

島袋完義著,宋建和譯。《北埔鄉土誌》。新竹:新竹縣文化局,民95。

6.

黃榮洛。《北埔事件文集》。新竹:新竹縣文化局,民95。

 
歡迎您對檔案樂活情報提出寶貴建議,請聯絡:alohas@archives.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