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LOGO圖


:::

檔案樂活情報banner

第206期  2024-08-16

檔案瑰寶

南美和、北華興:1970年代臺灣棒球爭霸戰

圖說
刊頭:行政院院長蔣經國接見榮獲世界冠軍的中華美和青少棒隊
案名:蔣經國總統、嚴家淦總統專輯
檔號:0064/0024-3/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970年代,「南美和、北華興」兩校青少棒球隊為爭取世界代表權,屢屢在球場上對決,令觀戰的民眾熱血沸騰。風格迥異的兩支球隊,透過棒球的較勁讓我國躍上世界舞臺,也為日後臺灣青棒、成棒發展奠定基石。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副研究員 徐紹綱

臺灣棒球揚名國際,是從1969年臺中金龍少棒隊獲得世界少棒大賽冠軍開始(圖1)。金龍少棒隊奪得世界冠軍,凱旋歸國,獲得蔣中正總統召見(圖2),引起各界高度關注。惟面臨國內升學環境,球員原本得各自解散,但3個月集訓與比賽培養的情感,讓他們無不希望能夠再一起讀書、打球。小球員們的動向受各方矚目,經中華全國棒球委員會與相關人士請願、奔走後,安排就讀於華興中學,延續棒球夢。這一年,華興中學為迎接他們,成立青少棒隊,後來設置棒球場,讓球員們下課後可以練習,彼此切磋,提升球技。

圖1 1969年金龍少棒獲得世界少棒冠軍
圖1 1969年金龍少棒獲得世界少棒冠軍
案名:節慶、典禮、少棒
檔號:0053/0076/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2 蔣中正總統接見中華金龍少年棒球隊
圖2 蔣中正總統接見中華金龍少年棒球隊
案名:100年度底片數位化圖檔(135負片)
檔號:0093/0106/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值得注意的是,要進入華興青少棒隊,必須擁有世界少棒冠軍身分,整體鍍金率是百分之百。換句話說,從少棒就是冠軍隊伍,在華興青少棒階段繼續訓練,有教練與學校全力栽培,還有華僑主動捐款,資源豐沛讓其他球隊難以望其項背(圖3)。

圖3 華興中學青少棒隊
圖3 華興中學青少棒隊
案名:體育活動(棒球賽、健身運動)
檔號:0051/0068/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在華興中學儼然成為北部棒球霸權的同時,炙熱的南部地區,有一所美和中學正努力招兵買馬。美和青少棒隊的成立,主要是1970年嘉義七虎少棒隊在遠東區征戰四方獲得冠軍,背負臺灣二連霸的重任,挺進威廉波特世界少棒賽。可惜首戰敗給尼加拉瓜隊,僅獲得第五名成績,無法進入只有奪冠才能就讀的華興中學。正當七虎少棒隊孩子與家長們焦慮之際,美和中學創辦人徐傍興爭取校方支持,主動伸出援手接受七虎少棒隊,並邀請臺電棒球隊教練宋宦勳指導,再搭配當地具有潛力的學生,組成第一屆美和青少棒隊(圖4)。

圖4 美和中學青少棒隊於樹林中進行體能訓練
圖4 美和中學青少棒隊於樹林中進行體能訓練
案名:體育活動(運動會、區運、棒球賽)
檔號:0060/0069/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第一屆美和少棒隊成軍後面臨許多挑戰,不僅來不及參加正式比賽,許多主力球員為求表現,隔年轉入華興中學,面臨選手荒的困境。幸好,剛從空軍退役、新到美和中學任教的曾紀恩教練四處奔走,從各地少棒隊找尋小選手,才補齊陣容。雖然沒有豐沛的資源,但憑著紮實訓練與嚴明紀律,青少棒隊逐步整軍到位。

中華全國棒球委員會決定1972年6月舉辦全國青少年棒球錦標賽,獲得冠軍隊伍就是中華青少棒代表隊。這場選拔賽,美和與華興中學分別在預賽過關斬將,最後在冠軍戰互較高下,正規七局比賽結束仍以2比2平手,最終在八局延長賽,美和才以3比2力克華興,成為我國第一支進軍世界青少棒比賽的隊伍。

這場比賽,讓美和與華興從此成為球場上的競爭對手,「南美和、北華興」成為球迷觀戰的焦點。少棒之父謝國城先生曾說:「華興是『都市小孩』,而美和則有鄉下人的幹勁」,彷彿是城市與農村的對決,從球員的較勁、教練之間的鬥智,到學校代表權之爭,成為當時棒球迷茶餘飯後的話題。兩校競爭激烈,好比武俠小說裡的少林與武當,獨霸一方但也同時爭奪棒球的至尊地位。

1972年8月,臺北市棒球場舉辦世界青少棒賽遠東區代表決賽,最後美和青少棒代表隊擊敗關島隊,前往美國參加第十二屆世界青少棒賽(圖5),連續擊敗美國東區、墨西哥、美國北區、美國西區加州代表隊,拿下我國首次世界青少棒冠軍。比賽十分精采,有緊張刺激的低比分,也有強勢過關的大比數,就連美國媒體在賽後稱讚:「今年因為有美和參賽,讓世界青少棒賽的水準提高很多!」

圖5 美和中學青少棒隊取得1972年世界青少棒遠東區代表
圖5 美和中學青少棒隊取得1972年世界青少棒遠東區代表
案名:節慶、典禮、少棒
檔號:0053/0076/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美和奪得世界青少棒賽冠軍,加上中華少棒隊也抱回世界少棒冠軍,使得棒球比賽格外受到矚目。中央大學王醒魂教授向政府建議,安排冠軍隊伍接見及遊行活動(圖6),政府從善如流,由教育部安排舉辦遊行活動。2個小時、16部吉普車在臺北市街頭穿梭,球員們受到民眾熱情歡迎(圖7、圖8),之後獲得蔣中正總統召見,備受禮遇。

圖6 美和青少棒奪魁凱旋之日依例召見殊榮特示鼓勵
圖6 美和青少棒奪魁凱旋之日依例召見殊榮特示鼓勵
案名:中央大學教授王醒魂國事建議
檔號:0060/22116/0020
來源機關:總統府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7 歡迎少棒、青少棒隊凱旋返國
圖7 歡迎少棒、青少棒隊凱旋返國
案名:體育活動(棒球賽、健身運動)
檔號:0060/0069/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8 歡迎少棒、青少棒隊凱旋返國
圖8 歡迎少棒、青少棒隊凱旋返國
案名:體育活動(棒球賽、健身運動)
檔號: 0060/0069/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南北爭霸在1970年代則不停上演,即便1972年出師不利的華興青少棒,在1973年代表權錦標賽扳回一城,擊敗美和中學,一路化險為夷,獲得世界青少棒冠軍。美和中學記取教訓,在教練帶領下苦練,再度於1974年擊敗華興中學。美和中學亦早已培訓青棒球員,該年美和青棒隊、青少棒隊與高雄市立德少棒隊,在世界賽場上過關斬將,一舉獲得少棒、青少棒、青棒冠軍,締造世界棒球三冠王!當時媒體曾給美和冠軍隊一段註解:「美和中學是發展棒球運動的最大功臣,前年首度代表我國參加青少棒賽奪冠,如今再度將稱霸世界,可說是開創青少棒運動的光明前途」。當這些奪得世界冠軍的球員隊凱旋歸國,所到之處都有許多球迷想要一覽他們的風采,以及希望獲得簽名(圖9)。

圖9 球迷爭相請載譽歸國的球員簽名
圖9 球迷爭相請載譽歸國的球員簽名
案名:各類體育活動
檔號:0067/2011/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華興有政府支援,美和是新軍,為何能一直打贏比賽?聲望雖然比不上華興,但為爭奪冠軍付出心力則各有千秋。美和青少棒從1974年至1976年連三度奪得青少棒冠軍,多次獲得總統召見(圖10)。1980年,替我國締造九連霸的紀錄。綜觀1970至1980年代,以美和為主體的國家代表隊,代表我國在世界賽場上屢屢奪得冠軍獎盃,在臺灣棒球史上有著無法取代的地位,也替我國在國際上帶來新氣象。

圖10 總統嚴家淦接見勇奪「三冠王」的中華青棒(美和)、青少棒(美和)、少棒隊
圖10 總統嚴家淦接見勇奪「三冠王」的中華青棒(美和)、青少棒(美和)、少棒隊
案名:各類體育活動
檔號:0067/2011/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978年,宏都拉斯為慶祝首都建立四百年,特舉辦世界少棒錦標賽,邀請國際業餘棒球協會會員國一同共襄盛舉,參加的國家有我國、巴拿馬、阿根廷、瓜地馬拉、哥倫比亞、義大利、委內瑞拉、日本、美國等。這對當時陷入外交困境的臺灣,因棒球而注入一劑強心針。宏都拉斯為讓我國少棒隊員可以適應當地文化,特別安排提早抵達,並以私人家庭照顧,其重視程度可見一斑(圖11)。

圖11 宏都拉斯慶祝首都建市四百年,邀請臺灣參與世界少年棒球錦標賽
圖11 宏都拉斯慶祝首都建市四百年,邀請臺灣參與世界少年棒球錦標賽
案名:駐宏都拉斯大使館報告
檔號:0060/3110102/0337/001/160
來源機關:外交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而南美和、北華興的競爭,從青少棒延續到青棒,兩校球員高中畢業後,華興球員多進入輔仁大學,美和體系則進入文化大學,繼續延伸為文化大學與輔仁大學之間的成棒對決。除此之外,還有社會組味全與葡萄王的對抗,美和中學王牌投手黃廣琪進到味全以後,更曾經跟華興中學王牌投手莊勝雄,分別代表味全跟葡萄王,進行臺灣棒球史上最長的21局比賽,互不讓誰的戰局,最後味全以1比0贏得比賽。華興與美和青少棒南北對峙,應證兩校紮實訓練,也不斷孕育我國棒球人才(圖12)。

圖12 1984年中正杯青棒賽暨中華青棒代表隊選拔賽
圖12 1984年中正杯青棒賽暨中華青棒代表隊選拔賽
案名:七十三年中正杯青棒選拔賽
檔號: 0073/0110117/CP1688
來源機關:榮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美和、華興都以冠軍為目標,這些棒球員儼然已是下個階段棒球發展的主力。例如華興的郭源治、美和的徐生明、趙士強、楊清瓏、李居明等,每一位都在1980年代揚威國際成棒舞臺,不管是遠征東洋進入職業棒球殿堂,或成為1984年洛杉磯奧運棒球代表隊。若往後延伸至1990、2000年代,更成為職業棒球球員,以及成為作育英才的教練,無論是基層教練、職業棒球隊總教練、社會甲組球隊總教練,都在持續推動棒球運動,傳承臺灣棒球的榮耀。

如今,棒球已成為許多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想要知道更多美和與華興爭霸的故事,歡迎前往國家檔案資訊網,一同探尋兩隊精彩的事蹟。

參考資料

  1. 謝仕淵,《臺灣棒球一百年》,臺北:玉山社,2017,
  2. 美和棒球隊校友會,《雄霸棒壇:美和棒球五十年》,臺北:時報出版,2020。
  3. 華興棒球校友會,《華興棒球50年:華興棒球人的珍貴故事》,臺北:時報出版,2019。
  4. 曾文誠,《野球.人生:別無所「球」的追夢人》,臺北:好讀出版,2020。
  5. 徐宗懋,《三冠王之夢》,臺北:大地出版社,2004。
  6. 陳詩蓉,〈華興中學與臺灣棒球傳奇〉,《檔案樂活情報》第194期(2023.8.16)。

 

檔案樂活情報banner

第206期  2024-08-16

檔案知識+

從《青空下的追風少年》談國家檔案的轉譯與加值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下稱檔案局)典藏豐富的國家檔案,為讓更多年輕朋友走入檔案的世界,與蓋亞文化有限公司(下稱蓋亞公司)合作製作《青空下的追風少年》漫畫。本文分享檔案轉譯漫畫的過程中,檔案局提供的各項協助,以及後續加值與行銷活動,期待未來有更多創作者挖掘、轉譯豐富的國家檔案!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研究員 許峰源

壹、國家檔案題材擇選與研究

檔案局典藏的國家檔案,大部分來自政府機關,內容多屬於施政紀錄,可提供研究及考證之用。對一般人而言,檔案始終有段距離,如何讓年輕朋友親近檔案,培養檔案應用意識,一直以來都是檔案局努力的目標。

2020年起,檔案局為吸引年輕朋友目光,採異業結盟模式,投入漫畫製作。首部《湧與浪:自由中國號》榮獲第十三屆金漫獎肯定,印證檔案成功融入漫畫。為接續推出第二部漫畫,題材的擇選,聚焦甫經文化部指定為重要古物的「臺鐵公文檔案(工務處石牌倉庫)及臺鐵技術檔案(工務處石牌倉庫)」(下稱臺鐵檔案),進行研究與加值,希望以容易閱讀的漫畫走入民眾生活,引發各界關注,吸引更多人應用臺鐵檔案。

臺鐵檔案總計4741.39公尺,數量浩繁,經檔案局研究人員梳理內容,評估臺灣鐵路研究多集中日治時期與美援影響部分,相較之下,缺乏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討論,而南北諸多車站又以臺北車站最為大眾熟悉,決定以戰後臺北車站及鐵路復原作業為時空背景(圖1),並為凸顯人際網絡脈動,進一步考察灣生遣返、鐵路小學、鐵道醫院發展,以及在臺北開辦的首屆臺灣省運動會(下稱省運會)(圖2)、臺灣省博覽會等議題,進行「火車快飛:戰後臺北車站與臺鐵人的生活圈(1945-1949)」研究案,希望透過大眾熟知的時空場域,作為漫畫家創作的泉源。

圖1 臺北車站與中正西路(今忠孝西路)員工宿舍圖
圖1 臺北車站與中正西路(今忠孝西路)員工宿舍圖
案名:中正路職員宿舍相關修建工程案
檔號:0038/295/032
來源機關: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2 首屆省運會會歌
圖2 首屆省運會會歌
案名:學籍案
檔號: 0035/203/001
來源機關:國立華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貳、提供檔案轉譯的各項支援

一、與漫畫家實地考察

檔案局投注臺鐵檔案漫畫製作,提供國家檔案素材與上開研究案後,即著手物色適合的漫畫家,最後,獲得曾奪下金漫獎、繪製過多部臺灣鐵路故事的簡嘉誠漫畫家首肯,進行繪製。過程中,研究人員偕同漫畫家簡嘉誠前往國家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與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等地踏察,瞭解戰後臺北車站與周邊環境的變遷,以及鐵路運輸復原情況。漫畫家為掌握省運會運輸線,親自現勘水源地車站遺址。研究人員為掌握更多有關臺北車站、鐵路醫院、鐵路小學面貌,前往台鐵文獻室查找資料,整理後提供參考。

二、從研究案開展故事

漫畫家創作前幾經反覆思索,決定擇取前揭研究案之部分內容:二戰期間臺北大轟炸、戰後臺北車站復原、鐵路運輸系統之恢復、火車支援日人遣返作業、鐵路醫院防治傳染病、省運會開辦與旅客輸運等情節,在真實的歷史之上,創造人物,結合鐵路及田徑競賽元素,開展充滿鬥志又感人肺腑的青春故事。

三、鐵路修護與火車考證

繪製漫畫期間,檔案局協助查找鐵路修護技術,以及當年火車實際樣態,希望藉此呈現立體感、真實感。關於鐵路修護,檔案局引介臺鐵七堵車站工務養路單位鄭永聖先生現身說法,讓漫畫家瞭解鐵路修護場域、使用器具以及各種修護作業。火車實際車體,研究人員則前往臺南體育公園,從每個角度拍攝當年的蒸汽火車頭以供參考。

四、抽絲剝繭後繪製漫畫

漫畫家經轉譯檔案題材,按設計的故事軸線,參照各種圖像資料,日以繼夜投入繪製作業,《青空下的追風少年》終於在2023年2月1日出版(圖3)。

圖3 漫畫《青空下的追風少年》
圖3 漫畫《青空下的追風少年》

參、國家檔案漫畫行銷與推廣

一、創作線上分享與主題講座

《青空下的追風少年》出版前,檔案局與蓋亞公司在2022年10月21日舉辦「與火車賽跑的少年們——鐵道漫畫創作線上分享會」,由研究人員與簡嘉誠先生分享檔案漫畫創作歷程,以及這部漫畫呈現的故事情節。同年11月2日,檔案局首次與國立臺灣大學合作,在臺大檔案館戶外綠地舉辦檔案月啟動儀式暨周邊活動,推出「當檔案遇上漫畫」主題交流講座,邀請首部《湧與浪:自由中國號》狼七與準備推出的《青空下的追風少年》簡嘉誠兩位漫畫家暢談檔案走入漫畫的精采過程(圖4)。這兩項活動,都為本部漫畫的出版預先暖身。

圖4 「當檔案遇上漫畫」主題交流講座
圖4 「當檔案遇上漫畫」主題交流講座

二、新書發表,訊息推播

《青空下的追風少年》在2023年2月1日正式出版,當天蓋亞公司在臺北國際書展舉辦新書發表會,邀請蘇昭旭教授引介戰後臺灣鐵路發展梗概,續由簡嘉誠介紹漫畫創作的時空、兩位臺日少年開展的友情,以及臺灣鐵路重建與省運會競技故事。當日,檔案局以最新消息〈檔案局推出原創漫畫《青空下的追風少年》,奮力與火車競速的青春故事〉,強打漫畫擇選臺鐵檔案為創作素材,描繪戰爭動盪時代下的鐵路議題,結合田徑競賽,開展既鬥志又動人的青春故事,強調傳遞給讀者的不只是戰爭的悲戚,更有戰後一連串默默耕耘、重建生活、努力奮鬥的臺鐵人故事,凸顯臺灣人的堅韌精神。

三、電臺廣播,平臺露出

經檔案局安排,研究人員與簡嘉誠於2月9日前往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講述臺鐵檔案融入漫畫創作的點滴,吸引聽眾一起追逐臺日追風少年的動人故事。之後,檔案局爭取文化內容策進院資源協助,透過OPEN BOOK平臺露出〈說故事的博物館.職人篇》鐵道技師與運動員,青春與戰爭,青空下的追風少年 ft. 國發會檔案局〉,介紹臺鐵檔案,結合鐵路與田徑元素,製作原創充滿鬥志的青春漫畫。簡嘉誠提到首次與檔案局合作,讓他發現原來戰後臺灣也曾經發生疫情爆發,人人都要打疫苗;鐵路千瘡百孔,客車不夠用,必須以貨車代替的故事,當時許多日本人被迫遣返回國,臺灣人準備迎接新政權到來,當時的民眾究竟以何種心態面對?他一邊讀著檔案,對照著研究案,一邊想像戰後臺灣的獨特過往,故事由此誕生。

四、榮獲日本國際漫畫賞競賽唯一「最優秀賞」殊榮

經過前述種種的努力,2023年底傳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青空下的追風少年》參加日本外務省舉辦的第十七屆日本國際漫畫賞競賽,來自82個國家地區,總計587件參賽作品,最後脫穎而出,摘下唯一「最優秀賞」殊榮,再次印證國家檔案提供創作者挖掘,轉譯為感人的故事,備受國際青睞。國立教育廣播電臺邀請研究人員與簡嘉誠,在2024年2月5日分享成功轉譯國家檔案,打造跨域合作佳績,讓動人的臺灣故事,奪下國際漫畫競賽的頂尖榮耀。蓋亞公司在同月24日,再次於臺北國際書展行銷榮獲「最優秀賞」的《青空下的追風少年》,邀請研究人員與簡嘉誠暢談漫畫從題材擇選、檔案研究,到漫畫家轉譯,及其創作過程所發生的有趣事蹟。3月6日,簡嘉誠出席外務省在東京舉辦的頒獎典禮(圖5),成為國內外媒體關注的焦點,檔案局不僅與有榮焉,更開啟國家檔案融入漫畫製作引起國際共鳴之契機。

圖5 簡嘉誠漫畫家(坐者左4)出席第十七屆日本國際漫畫賞頒獎典禮(文化部駐日臺灣文化中心提供照片)
圖5 簡嘉誠漫畫家(坐者左4)出席第十七屆日本國際漫畫賞頒獎典禮(文化部駐日臺灣文化中心提供照片)

肆、國家檔案漫畫持續加值

《青空下的追風少年》奪下國際漫畫競賽「最優秀賞」殊榮,檔案局與蓋亞公司順勢行銷,爭取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協助,安排本年6月8日在臺北車站舉辦的第九屆鐵路便當節進行講座,邀請蘇昭旭教授與簡嘉誠分享漫畫裡的火車主角,並訴說以戰後臺北車站為核心開展的故事(圖6)。

圖6 鐵路便當節臺鐵漫畫活動出席貴賓(由右至左:臺鐵公司董事長杜微、蘇昭旭教授、簡嘉誠漫畫家、檔案局林秋燕局長)
圖6 鐵路便當節臺鐵漫畫活動出席貴賓(由右至左:臺鐵公司董事長杜微、蘇昭旭教授、簡嘉誠漫畫家、檔案局林秋燕局長)

除國家檔案漫畫的製作,檔案局為發揮檔案之價值,擴大檔案應用範疇,將主題特展或相關主題內容,轉製成行動展示資源,無償提供於機關(構)、校園或公開場所等借用展示,彰顯檔案多元面貌與應用價值。其中,已完成設計的「追風的我們:臺灣鐵道檔案風景話」行動展示資源(圖7),將於本年8月30日至9月14日在臺北車站一樓西一門廳展示,以臺鐵檔案為核心,結合《青空下的追風少年》故事軸線,轉化成長、旅程、挑戰、蛻變、進化五個篇章,歡迎大家一起隨著漫畫主角的腳步,閱讀國家檔案裡的臺鐵故事!

圖7「追風的我們:臺灣鐵道檔案風景話」行動展示資源之一
圖7「追風的我們:臺灣鐵道檔案風景話」行動展示資源之一

此外,檔案局將舉辦「追驛之道—臺鐵檔案主題營隊」,歡迎喜歡臺灣鐵路文化的朋友共襄盛舉,瞭解更多臺灣鐵路與臺北車站有趣的故事;也歡迎各機關、學校申請借用「追風的我們:臺灣鐵道檔案風景話」行動展示資源,親自或帶領學生玩味臺灣鐵路的知識旅程。

參考資料

  1. 魏雅惠,〈檔案遇見漫畫會迸出什麼火花—公私協力經驗分享〉,《檔案樂活情報》第181期(2022.07.18)。
  2. 佐渡守,〈說故事的博物館.職人篇〉鐵道技師與運動員,青春與戰爭,青空下的追風少年 ft. 國發會檔案局〉。

 

  1. 本電子報所載國家檔案資料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cc創用 3.0 臺灣授權條款釋出,同意授權予不特定之公眾以重製、散布、發行、編輯、改作、公開口述、公開播送、公開上映、公開演出、公開傳輸、公開展示之方式利用,以及創作衍生著作。
  2. 本電子報引述或提供之站外連結,若因外部網頁異動或下架等因素造成網址失效,檔案局將逕移除該超連結,以符合無障礙網頁規範,造成不便尚祈見諒。

檔案下載

  1. 南美和、北華興:1970年代臺灣棒球爭霸戰
  • 發布日期:113/08/16
  • 最後更新時間: 114/01/07
  • 點閱次數: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