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根納造船廠的歷史風華
阿根納造船廠遺構空拍圖/施冠榮提供
基隆八尺門阿根納造船廠遺構獨具建築風格,更見證百年來基隆礦產開發、特殊鐵道運輸與造船業榮景,已被基隆市政府列為歷史古蹟保存。就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探索阿根納造船廠的歷史印記。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研究員 許峰源
基隆八尺門地標阿根納造船廠承載許多基隆人情感與記憶,近年來因船廠遺構獨具美感,吸引《美國隊長》、《復仇者聯盟》英雄系列走紅的好萊塢男星克里斯艾文(Chris Evans)拍攝廣告而聲名大噪。其實,早在民國(以下同)54年好萊塢在臺灣拍攝首部影片《聖保羅砲艇》(The Sand Pebbles),即在基隆、臺北多處取景(圖1、圖2),將阿根納造船廠、倉庫結構融入海報設計,見證獨特的魅力。
圖1《聖保羅砲艇》在基隆港取景拍攝
案名:音樂舞蹈
檔號:0056/0093/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2《聖保羅砲艇》在臺北拍攝引起民眾圍觀
案名:音樂舞蹈
檔號:0056/0093/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阿根納造船廠緊鄰八尺門水道,在大正5年(1916)大稻埕企業家黃東茂向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承租該地為貯炭場,鋪設鐵道,建置裝運碼頭,將深澳坑復振炭礦(即四腳亭炭礦)煤炭集散此處,再輸往各地(註1)。此時,尚未出現大型建築物。昭和11年(1936),水湳洞到八尺門水八鐵道通車後,日本鑛業株式會社將貯炭場改為礦產貯藏倉庫,建置洋式鐵架建築(圖3),成為日後建築物濫觴。隨著經營規模愈來愈大,礦產貯藏倉庫改制礦砂裝船場,延伸鐵道至裝船場,加速礦砂裝船作業。
圖3 臺灣金銅礦物局所屬八尺門建物資料
案名:阿根納建物資料
檔號:0052/611/001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34年11月,戰後初期,經濟部與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日本鑛業株式會社金瓜石礦區,及八尺門礦砂裝船場等土地。翌年5月,資源委員會接管金瓜石礦區,成立臺灣銅鑛籌備處,修復採礦機具投入生產。37年,臺灣金銅鑛務局成立,開採金瓜石銅精砂,惟技術與設備欠佳成效不彰。43年底,臺灣金銅鑛務局改組為臺灣金屬鑛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金公司)(圖4),挹注資金,引進技術,肩負金、銀、銅礦探勘、開採與冶煉,與成品設計、加工和銷售作業(圖5)。
圖4 臺灣金銅鑛物局改組為臺灣金屬鑛業股份有限公司
案名:阿根納租用八尺門土地
檔號:0066/611/007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5 臺灣金屬鑛業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案名:阿根納租用八尺門土地
檔號:0066/611/007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臺金公司獲得美援技術援助,興建煉銅廠,提升產量,礦砂裝船廠隨即擴建為兩棟三層樓廠房,利用火車運輸(圖6),提高運輸效能。50年6月,美援終止投資,臺金公司只能獨力經營。不久後,水八鐵道停止營運與鐵軌拆除,金瓜石礦業開發陷入瓶頸。
圖6 1959年一噸載重鑛車鐵片鑛車裝配圖
案名:礦車規格圖
檔號:0044/252/001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在此之後,八尺門反得利基隆造船業興盛,出現新氣象。54年,在全球擁有許多造船廠的美國阿根納遊艇公司,經臺灣分區總經理薛國航勘查,以臺灣遊艇製造技術不亞於歐美,甚至成品在速度、安全與型式等各方面都超越歐美,決定成立臺灣阿根納股份有限公司(簡作阿根納公司)(圖7),在基隆投資生產遊艇。55年4月,阿根納公司承租臺金公司八尺門兩棟三層樓廠房與鄰近土地(圖8),據遊艇製造需求改建廠房、增購設備,結合當地製造技術,生產合乎世界標準玻璃纖維遊艇,銷往日本、香港、菲律賓與南美洲,創造地方就業機會、賺取外匯,成為績優的模範廠商。
圖7 臺灣阿根納股份有限公司執照
案名:阿根納租用八尺門土地
檔號:0066/611/007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8 阿根納公司租用臺金公司土地平面圖
案名:臺灣阿根納公司租用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基隆市土地位置平面圖
檔號:0044/205/036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阿根納公司生產35呎、38呎遊艇受國際好評,但廠房空間的限制,無法製造更大型遊艇,遂請臺金公司向基隆市政府申請增建(圖9、圖10),並依法報繳房屋稅。65年至66年間,雙方發生房地租約糾紛,歷經產權訴訟,經法院三審判定阿根納公司須拆除增建廠房。阿根納公司只好拋棄改建及增建一切建築物所有權利,讓與臺金公司,方弭平爭議(圖11)。68年,阿根納公司與臺金公司簽訂承租土地房舍契約,為期15年(圖12),至82年底。在此期間,阿根納公司製造35呎、38呎遊艇外,更生產55呎、60呎遊艇,提升臺灣遊艇製造技術(圖13)。
圖9 阿根納公司二樓改建使用執照
案名:阿根納建物資料
檔號:0052/611/001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0 阿根納公司三樓改建使用執照
案名:阿根納建物資料
檔號:0052/611/001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1 阿根納公司拋棄改建及增建建築權利
案名:阿根納租用八尺門土地
檔號:0066/611/007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2 阿根納造船廠房地租賃契約
案名:阿根納租用八尺門土地
檔號:0066/611/007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3 阿根納造船廠改建後剖面圖
案名:阿根納租用八尺門土地
檔號:0066/611/007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阿根納造船廠鄰近海濱易受颱風襲擊,66年7月底強颱薇拉侵襲臺灣東北部,三棟廠房屋面損壞1/2以上,第一棟廠房屋頂鐵架倒塌達1/5以上,牆面與玻璃窗損壞超過1/3(圖14)。阿根納公司按照合約規定,以廠房遭天然災害破壞,請臺金公司修繕整建。73年,基隆市政府為利民眾通行,請臺金公司提供八尺門巷道鋪設柏油路面。該巷道原為小火車鐵軌路基,貫穿八尺門土地,臺金公司認為若鋪設柏油將分割土地,影響整體價值,且土地已出租阿根納公司不便更動,婉拒請求(圖15)。
圖14 阿根納廠房遭薇拉颱風破壞草圖
案名:阿根納租用八尺門土地
檔號:0066/611/007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5 臺金公司函覆基隆市政府未同意土地鋪設柏油
案名:阿根納租用八尺門土地
檔號:0066/611/007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77年2月5日,李登輝總統巡視基隆八尺門,指示儘速改善當地原住民居住環境。基隆市政府屬意阿根納造船廠與附近土地興建國宅,請臺金公司終止租賃契約,依據國宅條例將土地轉售市政府,促進地方建設(圖16)。臺金公司為維護阿根納公司權益,多次與基隆市政府協調。80年11月,基隆市政府轉以附近土地闢建海濱國宅,提供原住民申購。
圖16 基隆市政府函請臺金公司收回土地
案名:阿根納租用八尺門土地
檔號:0066/611/007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80年,臺金公司結束營運走入歷史,八尺門土地房舍轉為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糖公司)所有。83年,基隆市政府為闢建海濱國宅聯外道路工程,研擬拆除阿根納造船廠部分廠房。臺糖公司以補償費用過低,向臺灣省政府提出訴願(圖17),請市政府另設法解決交通問題,方使阿根納造船廠免被拆除。85年,阿根納公司註銷登記,廠房閒置荒廢,吊船架結構拆除,屋頂牆面遭颱風破壞,漸漸裸露今日僅存的三座主體結構。
圖17 臺糖公司土地訴願
案名:八尺門廠房徵收案
檔號:0080/611/001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探究阿根納造船廠可梳理日本統治時期、臺灣光復迄今,不同階段基隆八尺門水域歷史變遷,見證百年以降基隆礦業開發、鐵道運輸、遊艇製造繁景。自阿根納造船廠遺構登錄基隆市歷史建築後,引起各方關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典藏珍貴的國家檔案,詳實記錄金瓜石礦藏開發(註2),以及阿根納造船廠沿革發展,歡迎利用國家檔案資訊網查詢,發掘更多豐富的事蹟。
註釋
- 「鑛業用土地使用願許可(黃東茂)」(1916年01月01日),〈大正五年十五年保存第四十三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6243011。
- 有關臺金公司檔案介紹,可參見陳淑美、蔣佳蓉,〈黃金傳奇—從檔案細數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展足跡〉,《檔案季刊》,第14卷第3期(民104年9月):35-48。陳淑美、岩素芬,〈檔案典藏實務探討—以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例〉,《檔案季刊》,第13卷第3期(民103年9月):18-31。
參考資料
本電子報所載國家檔案資料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臺灣授權條款釋出,同意授權予不特定之公眾以重製、散布、發行、編輯、改作、公開口述、公開播送、公開上映、公開演出、公開傳輸、公開展示之方式利用,以及創作衍生著作。
本文檔案下載:
瑰寶No.147
|
本頁最後更新日期:112-05-17
|
本頁點閱瀏覽次數:8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