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樂活情報ALohas
檔案樂活情報ALohas
日期
訂閱電子報
取消電子報
檔檔好戲
圖片
檔案瑰寶
檔案最IN
檔案知識+
檔案搶先報
圖片

文化活化了產業 - 從檔案看國營事業的轉型

★ 加入書籤: FB 123 12 Google Bookmarks

照片

 

生活中平淡無奇的酒、糖、鹽,經過文化創意的加值,會產生什麼變化?相信您曾經造訪觀光酒廠,沉醉在濃郁酒香的氛圍裡,思古幽情之意油然而生;七股鹽山的靄靄「瑞雪」、新營糖廠懷舊五分車,皆讓人產生美麗情調之感受。這些生活必需品結合文化與觀光的行銷方式,也是國營事業面臨轉型的另類思考。在傳統產業逐漸褪去的當下,國營事業如何帶入文化開創生機?且讓我們打開檔案一起來探尋國營事業的文化

思維!

檔案管理局檔案徵集組副研究員 方俊育

埔里酒香

民國(以下同)70年後,全球化的潮流與市場開放競爭,帶給傳統產業相當大之衝擊。臺灣省菸酒公賣局(以下簡稱公賣局)長久以來負責國人各式煙酒等重要物品的供應,也培養民眾對於菸酒的品味,例如長壽香菸與米酒,品牌與味道早就深植人心。其中,紹興酒曾經占有米酒以外最大宗的飲酒市場,也是婚喪喜慶的最佳指定用酒,曾於78年達到產量最高峰,年產可達230萬打,而位於臺灣中心點的埔里酒廠就是紹興酒最主要的出產基地,埔里與紹興酒幾乎畫上等號。然而,77年開放洋菸酒進口後,櫥櫃上琳瑯滿目的外國煙酒,逐漸吸引民眾目光,同時,公賣局長久以來在「專賣條例」保護下的脆弱體質,也浮上檯面。開放洋酒進口不到5年的時間,紹興酒的市場萎縮了8成,埔里酒廠從高峰跌到谷

底,頓時面臨關廠或是裁減的危機(註1)。

84年王武憲先生就任埔里酒廠時,被認為是末代廠長。不過廠長與基層員工振興圖強,思考如何將酒的文化與地方產生連結,於是藉由開放酒廠,以及帶入酒文化的文物展示,重新包裝酒廠(圖1~圖2)。這時,另一股民間力量也從埔里當地崛起,埔里藝文人士呼應政府「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的訴求,整體思考埔里的發展。過去遊客途經埔里到日月潭、廬山、霧社、奧萬大等風景名勝,卻不在埔里稍作停留,為了留住觀光客,八大產業形成異業結盟,引領遊客順道埔里,而埔里

酒廠是當中發展最好的景點(註2)。

85年埔里酒廠「酒文物館」落成開幕,研發「愛蘭白酒」新品,舉辦「酒神祭」活動∼埔里酒香嘉年華會、埔里美女選拔、埔里酒拳王大賽、萬人紹興美酒宴、酒歌王歌后選拔及藝文表演等各式各樣的活動。奇蹟發生了,埔里酒廠人山人海,遊覽車帶來人潮也帶來錢潮,87年參觀人次突破百萬,埔里酒廠成為臺灣第五大旅遊景點,創下千萬的營業額(註3)。埔里酒廠的成功經驗也帶動後續許多觀光酒廠競相設立,89年921地

震後,還派員協助酒廠災後重建及廠區觀光規劃(註4)。

照片

圖1 埔里酒廠酒文化館及展示中心
提供者:方俊育

照片

圖2 埔里酒廠內塑造的巨大紹興酒瓶
提供者:方俊育

臺糖五分車

吃糖廠枝仔冰,坐五分車上學(圖3),是老一輩民眾的共同記憶。糖廠興盛時期,廠區規劃最完善的生活、教育及娛樂等各種設施,以照顧員工生活,但是臺糖也不敵國際競爭壓力,糖廠紛紛關閉、停止製糖,廠區人去樓空後,其特殊文化也逐漸為人淡忘。新營糖廠於91年結束製糖生產,廠房設備拆除之際,卻轉向觀光事業發展,隔年12月該廠的臺糖五分車以觀

光小火車名義,彩妝開行(註5)。

廠區蛻變成文化園區,邀民眾參加製糖DIY,從白甘蔗榨汁、熬煮製成純糖,有吃又有得玩,大家玩的不亦樂乎。除了開發休閒娛樂事業外,臺糖公司對於糖業文化的保存也不遺餘力。為了保留完整的糖廠文化,臺糖公司規劃高雄橋仔頭糖廠為臺灣糖業博物館基地(圖4),因該廠為老式糖廠進入現代化製糖的第一座糖廠,更是臺灣工業化發軔地,具有歷史文化重要的象徵意義。95年臺糖公司60週年慶,糖業博物館同時開幕,希望以博物館傳承臺灣糖業的文化,讓廠區與地方結合,活化

資產及增進地方發展(註6)。

圖3-1

圖3 橋頭糖廠典藏的甘蔗採收機,狀似變
      型金剛
提供者:方俊育

圖3-1

圖4 新營糖廠停止製糖後,五分車失去商
      業價值卻變成重要的文化資產
提供者:方俊育

從鹽山到博物館

一、七股鹽山

90年左右,七股鹽山已成為西濱道路塞車的主要原因,每逢假日遊客蜂擁而至,為的只是一登鹽山體驗「雪」國風情。七股鹽場發現「財鹽滾滾」的遠景,順勢推出整合型觀光計畫,將原先做為外地遊客、公司團體參訪及校外教學參觀,或僅僅是體驗曬鹽勞動的鹽山及鹽結晶池,打造成「冰天雪地」的奇景,一舉推上南瀛八景,成為重要的觀光勝地(圖5)。七股鹽場提出「四合一」觀光計畫,以鹽山為中心,並增闢相關遊樂設施,其中最有名的是所謂「不沉之海」,仿造中東死海成分的鹽滷健康池,因鹽水密度高,人可輕易地漂浮在水面;再結合鄰近的鹽田自然景觀、七股潟湖沙洲以及每年造訪曾文溪的黑面琶鷺賞鳥活動等,串聯成觀光景點(註7)。鹽山園區內另規劃傳統土、瓦盤鹽田、扇形廣場、鹽屋、鹽雕等設施,充分利用鹽的意象加以創造設計,而臺鹽生技店販售各類臺鹽產品,爬過鹽山之後,人手一袋臺鹽伴手禮,歡樂賦歸。七股鹽山不只帶來人潮錢潮,也為臺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簡稱臺鹽公司)創造品牌的最大附加價值,成為公司之形象窗口。

自由化、國際化潮流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下簡稱WTO)之後開放市場的壓力,早讓臺鹽公司亟思產業轉型的可能性,因此七股鹽山的成功,讓臺鹽公司嗅到文化休閒事業的市場潛力,於是進一步規劃「鹽之鄉休閒育樂園區」,試著提出擴大經營的構想(註8)。「鹽之鄉」原先是以北門鹽場作為開發基地,因考量北門鹽場的井仔腳鹽田為現存的最古老鹽田,惟後來轉移至七股鹽場,而當時臺灣糖業公司(以下簡稱臺糖)正在規劃興建的月眉大型遊樂區計畫,正可成為臺鹽比較參考的範例(圖6),可見休閒遊樂事業是當時國營事業轉型的主要方向之一。同時,帶入鹽業文化的構想,甚至提出興建鹽業博物館(以下簡稱鹽博館),希望「鹽之鄉渡假育樂村」與「鹽業博物館」能同時進行,相輔相成,也能彌補博物館的潛在虧損。這當中也透露著臺鹽對於博物館的認知,博物館不是賺錢的行業,如能搭配休

閒娛樂做為利基,既能兼顧歷史使命,也能達到營利目標(圖7)。

圖7

圖7
檔號:0087/956/1/1/0193
案由:鹽博館籌建會議記錄
來源機關:臺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檔案管理局

圖6

圖6
檔號:0087/956/1/1/029
案由:檢送鹽之鄉育樂區初步計畫合
         約書
來源機關:臺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檔案管理局

圖5

圖5 遊客登上七股鹽山感受「長白山」
      雪景
提供者:方俊育

二、臺灣鹽博物館

從休閒觀光事業的文化包裝,到發展成為真正的博物館,其投資的心力與成本,不可同日而語。國營事業最早規畫博物館的是臺鹽公司,為了籌設博物館,83年成立了「鹽業文物保存專案小組」,廣泛蒐集及保存有關鹽業歷史與變革等相關文物,並從各廠蒐集相關照片,且每年持續編列鹽業文物保存

專案經費(圖8)。

臺鹽公司籌設了超過5年,投入資金超過1億6,000萬元,最後在七股鹽山旁蓋起了一座雙併白色金字塔形狀的建築體(圖9)。鹽博館各項展示設施完成後,其內容可完整呈現臺灣鹽業發展脈絡,並看到早期鹽民生活與勞動情況(圖10)。臺鹽公司籌設博物館之初已考慮到後續營運問題,希望每年編列一定比例之預算,並成立基金會永續經營(圖11)。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民營化前夕,臺鹽仍擔心博物館將造成巨大虧損,執意繳回國庫。此舉引發地方文化人士抗議,憂慮鹽博館將成為文化棄嬰(註9)。由於輿論輪番抨擊,政府高層嚴重關切(圖12),最後政府出面協調,並交由臺南縣政府代管。雖然鹽博館最終在94年委由民間基金會開館,但經營上仍遭遇到相當大的困難

(註10)。

圖8

圖8
檔號:0087/956/1/1/011
案由:鹽博館徵文史資料
來源機關:臺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檔案管理局

圖12

圖12
檔號:0091/956/1/3/018
案由:為建請關心臺灣鹽業博物館
         在公司民營化後,成為文化
         棄嬰一案,請貴公司多溝通
         並請併本會經國三字第091
         00165440號函辦理
來源機關:臺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檔案管理局

圖11

圖11
檔號:0087/956/1/1/005
案由:研討鹽業博物館籌建預算及規劃
         第一次會議紀錄
來源機關:臺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檔案管理局

 圖9

圖9 臺灣鹽博物館是以兩座鹽山意象建
      造的白色金字塔雙併建築體
提供者:方俊育

圖10

圖10 鹽博館內的曬鹽工作展示模型
提供者:方俊育

國營心文化情

國營事業首要保障全國民眾食需無缺,穩定供應各項民生所需不虞匱乏,為國家社會做出貢獻,而非以營利為目的(註11)。基於此項原則,國營事業自有其社會責任,保存產業文化更是責無旁貸,然而文化事業究竟非國營事業本業,如能於保存及整理產業文化資產之餘,經由文化加值,推升產業發展,則堪稱嘉許(圖13)。如果要設立博物館,最好有專業協助,例如臺鹽公司委請昔臺灣省文獻會(今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協助整理檔案(圖14),或是如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電信)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合作辦理電信科技與文物特展(註12);至於博物館成立後,還需考量後續資源的挹

注,乃不致於後繼無力,甚至淪為蚊子館。

面對全球化競爭,國營事業80年後面臨轉型壓力並朝向民營化準備。基於國家檔案保存需要,檔案管理局已於90年後陸續移轉已民營化之國營企業,如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臺鹽公司及中華電信等檔案,並爭取經費分期完成檔案數位化。要了解更多國營事業轉型及文化思維,可連上國家檔案資訊網

以探尋更多檔案寶藏。

看到國營事業背後產業與文化相互衍生的歷程,了解其轉折與困境,下次我們在拜訪各家國營事業經營的休閒文化設施時,也別忘了

給予鼓勵跟加油喔!

圖13

圖13 鹽博館販賣的瓶裝粗鹽標示「蘊含
       歷史的香味」,也正蘊含文化加值
       的想像
提供者:方俊育

圖14

圖14
檔號:0090/956/1/1/010
案由:本組有意願與貴公司協商合作編目
         事宜
來源機關:臺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檔案管理局

註釋:

註1

埔里酒廠全球資訊網,〈公司簡介〉及〈發展過程〉,http://event.ttl-eshop.com.tw/pl/index.aspx(民101年10月15日);方俊育,〈飄起在地的酒香〉,《新故鄉》期8(民99年12月):頁1-4。

註2

〈飄起在地的酒香〉:頁1-4。

註3

同註1。

註4

檔號:0091/04/04-12/010/034,案由:本廠指派任務編組觀光股股長林鳳生(六月一日起功能性改派成品管制股股長)支援貴廠協助從事廠區觀光發展整體規劃,請查照。檔案管有機關:檔案管理局。

註5

〈新營糖廠觀光小火車〉,http://club.ntu.edu.tw/~club20322/train/Travel_information/page/TaiSugar/Sinying_tourist.htm(民101年10月15日)。

註6

臺灣糖業博物館,〈臺灣糖業發展史〉,http://www.tscleisure.com.tw/museum/origin.htm(民101年10月15日)。

註7

檔案管理局,《鹽鄉記憶》(臺北:檔案管理局,民國99年),頁207。

註8

檔案管理局,《鹽鄉記憶》(臺北:檔案管理局,民國99年),頁207。

註9

楊淑芬,〈莫讓臺鹽博物館成文化棄嬰〉,《中國時報》(民91年10月3日):20版。

註10

康日昇,〈義賣減薪 鹽博館度難關〉,《中國時報》(民94年7月3日)。

註11

中國鹽政實錄第六輯編纂委員會,《中國鹽政實錄》(臺南:經濟部,民國76年),第一章,頁1。

註12

中華電信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合作辦理電信科技與文物特展,也是很好的模式,參見〈電信科技與文物特展〉,http://chatonline.nstm.gov.tw/home.asp(民101年10月15日)。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