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特蒐-鴻章與「電報檔案」的出現

鴻章與「電報檔案」的出現

晚清時期隨著西方電報科技的輸入,清政府以軍報需要,開始創辦電報事業,致使電報逐漸成為官方傳遞訊息的重要途徑,且此種新興的官方文書紀錄-「電報檔案」,為後世研究者留下豐富的研究素材,成為研究近代歷史的重要文獻。

◎作者:楊明哲,摘錄自《檔案的故事續集》
(台北市:檔案管理局,民93),頁29-32。

晚清時期隨著西方電報科技的輸入,清政府以軍報需要,開始創辦電報事業,電報逐漸成為官方傳遞訊息的重要途徑,此種新興的官方文書紀錄,為後世研究者留下豐富的研究素材,「電報檔案」(或稱電文、電稿等)遂成為研究近代歷史的重要文獻。

在十八、九世紀之交,西方的科學家和發明家們以電流和電磁感應的發現為基礎,開創人類通訊歷史的新紀元。首先是1833年德國科學家發明電磁指針電報機;1837年美國莫爾斯(S. F. B. Morse, 1791-1872)發明電報電碼;1844年全世界第一條商用電報線在美國出現。西方電報知識自1851年由美國傳教士瑪高溫(Daniel J. MacGowan, 1814-1893)傳入中國,當時電報又被稱為「電線」或「銅線」。雖然最早有福建巡撫丁日昌在1877年(光緒3年)自行架設台灣旗後港(高雄)至台南安平的電報線,然而追溯近代中國電報科技的引進與「電報檔案」的出現,還是要從李鴻章談起。

李鴻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晚清時期的軍政重臣,也是自強運動(或稱洋務運動,1861-1894)的主要領導人物之一。十九世紀中葉,西方列強為方便軍情與商業訊息的傳遞,爭相要在中國架設電報線路。由於中國以驛站遞送方式傳送公文,與應用電報「瞬息之間可以互相問答」的傳遞方式相較,高下立判,因此李鴻章也逐漸意識到電報的重要。1877年李鴻章命下屬在天津機器局東局至直隸總督衙署十六里間試發電報;1879年(光緒5年)李鴻章又命部屬由大沽、北塘海口砲台試發電報到天津。經過這兩次的試驗,李鴻章更體認到電報的便捷。其後基於快速傳遞軍情的考量,於1880年(光緒6年)奏請架設南北洋電報,「以通氣脈」,並「與外國通中國之電報相接」。奉准後,李鴻章委派盛宣懷等人負責草擬章程與規劃興工。同年,近代中國的第一個電報局在天津成立,以「官督商辦」的方式經營,為攤還官款,就軍機處、總理衙門、各省督撫、出使各國大臣等寄洋務、軍務電報的費用,按數扣還抵繳,這也就是中國官方最早的「電報檔案」的源始。次年,天津至上海的陸路商用電報線開工,同年底竣工,李鴻章並奏派盛宣懷主持全國電報總局。其後各地陸續施工架設電報線路,成立電報局,如蘇州至廣州、上海至成都等線,至十九世紀末葉,已完成橫跨各省達四萬餘里的電報網。此外,李鴻章亦十分重視電報人才的培養,1880年首先於天津設立電報學堂,又先後於各省成立四所電報學堂,培育了第一代的電報專門人才。

電報傳輸訊息以效率見長,在瞬息萬變的軍事戰役和外交折衝樽俎上發揮重要的功能,如日後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等戰役及議訂和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次,當時官方部分具時效性的公文訊息往返亦漸為電報所取代,此由「鄭工」搶險工程的興辦過程可見一斑。1887年(光緒13年)河南鄭州黃河決口一百餘丈,奪淮入海,災情極為嚴重,清廷動員龐大的人力與物力進行堵築工程,此一工程即中國近代水利史上所稱的「鄭工」。鄭州黃河決口的消息,首先由河南巡撫電告李鴻章轉奏朝廷。1888年(光緒14年)春,因「鄭工」遇春汛漲水,工程無法推進,「鄭工」現場擬議停工,俟春汛後再行復工,朝廷經李鴻章轉電「鄭工」現場不得停工的旨意,這種「電報聖旨」顯然也是拜電報科技之賜的新鮮事物。其後「鄭工」成功合龍的消息,在是年底由「鄭工」現場電告李鴻章轉達朝廷。這些有關「鄭工」的電報,均收錄在吳汝綸編的《李鴻章全集》中。

自清朝末年李鴻章等洋務官僚引進電報科技,電報的運用,已由最初的軍事功能,逐漸擴及於救災、商業、新聞等訊息的傳遞;至民國初年,電報的應用更為普遍、廣泛,甚至於割據各地的軍閥在開戰前莫不先進行一番電報上的「唇槍舌戰」,表態擁護相挺或出賣背離的電報先後在當時的報紙上出現,有學者稱此為「電報戰」。自李鴻章正式引進西方電報科技,「電報檔案」於中土面世,無論各種官方機構或重要歷史人物的檔案中,電報文稿已經是收錄庋藏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例如在《李鴻章全集》中有關電報的資料甚多,又如國史館的「蔣中正總統檔案」和「閻錫山檔案」中亦保存大量蔣中正和閻錫山的電文。時至今日,「電報檔案」已成為重要的歷史研究依據,是研究中國近、現代政治史、外交史、軍事史、人物史及各重大歷史事件的主要史料。

歡迎您對檔案樂活情報提出寶貴建議,請聯絡:alohas@archives.gov.tw